【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当前位置: 发现一个朗读与讲述的问题 > 正文

发现一个朗读与讲述的问题

专题: 读书
作者:跑江湖的青原行思 时间:2021-06-21 18:32:54  阅读:195   网上投稿

发现一个问题,读书时可以联想可以跳跃而不会走神,听书时却经常容易走神,表面上是一字不落地都听进耳朵里了,但似乎又有大段的篇幅没有形成印象,或者听过去以后感觉没回过味来,需要再自己想一想、理解理解、或者重听一遍。

而同样是听,听人讲述时就没有这个问题。比如上周参加一个线上读书分享会。每个分享者都准备了word文稿,并且事前排练了三遍,大家都很熟了,基本不看稿,根据自己的印象和理解去讲述故事,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互动交流频繁。

当分享内容已近讲完,时间还剩下几分钟时,分享者为了严丝合缝地卡点,会照着准备的讲稿朗读一部分,这段朗读内容本身质量没问题,但就明显灌输不到大家的脑海里。关于这段内容形不成什么印象、也没有引起互动。

不要说是因为“我在一边听一边做别的事情”,即便在做事情时听,听一段“说书”也比听一个真人在旁边告诉我一件真事,更容易无感,或者说后者更容易提起注意力和兴趣。

即便这是排练了三遍的朗读,几乎也达到了“演播”的程度,这就似乎意味着:优秀的朗读或演播不如普通人的讲述。

原因可能有几个,一个是,人讲述的语言,可能会更直接有效地、平滑地嫁接到听者的语言中枢神经系统,在其脑海里形成画面图景、组织起逻辑脉络、理解成意义、储存成记忆。讲述的语言更等于听者的语言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口语、说人话、用正常人的情绪和表述方式。而非广播喇叭广播员、新闻联播播音员、话剧演员。

第二个是,人喜欢的声音是自然的声音,是好的音乐,是真心的娓娓道来和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这自然的声音并非空调机的嗡嗡声、并非装修的电钻声、并非持续不断的蝉鸣声。这好的音乐如果转换成形象的曲线,那一定是有舒缓、有起伏、有剧烈汹涌、有沉静低缓。这娓娓道来的故事并非婆婆妈妈的嘟囔那么让人昏昏入睡和心烦。

朗读和演播的气息很足、情绪很饱满、声音很洪亮、甚至可以变换模仿不同角色,但这些往往容易过了,播撒的多了,或者播撒地比较均匀、让听者的神经一直在接收信息洪流、得不到放松。这是声调、停顿、语速、留白、表情、画面递送、情景再造等因素但不只这些。

第三,朗读和演播的人,一般是先看再说、或者边看边读,这些文字是别人写的,即便搬运地再好,这作者与听者中间也隔着一位,中间这位需要先执行一遍阅读理解输出的过程,这就有遗漏或者偏颇。

再说这作者本身的语言特征、写作风格,都可能有其固有的问题,或者有其个人特色、地方特色,这里面的缺点不容易避免;这里面的优点不容易捕捉并发扬。

逐渐弄清楚了朗读演播与讲述的区别和问题所在,并不意味着后者总优于前者。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朗读需要注意上述问题,可以借鉴讲述的优点。

同一个故事,讲多了就越讲越差,不如第一次讲时那么新鲜、那么激情、那么绘声绘色、添油加醋。

朗读和演播次数多了,反而会越来越好,原作逐渐内化成了朗读者的脑海和内心的一部分;朗读者每次都有提高,对原作加以增删修饰改进;朗读者每次都有了新的创造;朗读者越发地自信、自然流露、感同身受;写、读、听 三者融为一体,中间的关键一环同时身居三职。最终汇集自然之气、音乐节奏之美感、同时符合生物进化的听觉原理。

这样的朗读、演播和讲述,我曾听过一次,是前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分享以自己的家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新书《那年 那信》。

内容本身主要依托于敬一丹父母保存的数千封家书信件,不用说,这语言本身肯定是自然的、真情流露的、讲述性的、口语的;而敬一丹的语速之慢、之轻、表情之自然、停顿之恰当、善用留白、眼眶饱含着泪水而不落下、不变声,都让人舒服,让我顿悟了什么是好的演说。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