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刘禹锡:才华横溢,三登文科(二)

专题: 闲话古诗词
作者:行人诗话 时间:2021-06-20 18:32:05  阅读:355   网上投稿

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登进士第后,并不能立即授予官职,还需参加吏部关试,关试合格后,由吏部授予春关牒,再参加冬集,方可能铨选合格。

从领取春关牒到参加冬集,这段时间称作守选。初唐,由于新及第者较少,没有对守选时间作明确规定,机会好的话有可能在登科的同年冬集便可以得官。但自盛唐后,随着入仕之门增加,选人增多,诸色出身都规定了守选年限。那时进士作为第一等出身,守选时间最少,但至少也要三年。

选人们完成守选年限后,也并不一定能够马上参加铨选,要看员阙充裕与否。若能参加铨选,吏部会根据身、言、书、判进行考核,即《旧唐书·选举志》载:“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按照规定,铨选合格者只可授予六品以下的官职。

除参加吏部铨选,选人们可以通过制举或吏部科目选来提前获得官职。制举是皇帝临时颁布的,主要应政治形式变化而设,时间和科目不固定,不管有没有出身和官职,均可参加,且能够连续参加连续升迁,优等者可当即授官,制举始于武德五年(622年),衰落于文宗大和二年(828年)。

为了缓解铨选压力,吏部还设置科目选,有平判入等科、博学宏词科、书判拔萃科、三礼、三传、三史等,其中博学宏词科作为最高科目,也是解决及第进士释褐最重要的科目。参加博学宏词科需有出身或官资,考试内容包括试诗、赋、议论各一篇,其内容和评判标准与礼部进士科试诗、赋、策相似,其中试诗要缘题落韵,不得重复用字。正是由于其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与进士科考试相似,往往进士及第者比较容易通过,但录取人数非常有限,仅几人。通过制举和吏部科目选一般可授予校书郎、两府参军、正字等官职。

此外选人们还可以通过藩镇使府辟署入幕而授官,使府先署其为判官、掌书记、参谋等一类的职位,再向中央有关部门请授官位。幕僚作为国家官吏,既有“官”也有“职”,但是这里的“官”仅是其身份或迁官资历的一种标志,与实际掌职无关。由于藩镇可署定幕僚职位的变动,不能决定官的升迁,所以会出现“职”改而“官”不迁、“官”易而“职”不变的现象。入幕表现优等者可以获得不错的俸禄待遇和比较明朗的晋升阶梯。

刘禹锡正是在进士及第的同一年,再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以缩短释褐时间,虽然一举而中,但成绩次等,仅获得宏词科出身,没有立即取得官职,不过他还是抑制不住欢悦之情,依次去江南埇桥、洛阳旧宅向父母报喜,并写下: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

        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后生。

此诗大意是说自己登博学宏词科后,春分得意,再次名声大噪,辞别张侍御,赶去长安之际,感激张侍御对我辈的言传身教。

看望父母后,刘禹锡再至华州拜访堂舅卢徵。路过华山时,写下:

                          华山歌

              洪炉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灵踪露指爪,杀气见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

              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

              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

第一二三四句,描写华山之生,天地如洪炉,元气凝聚,充沛其中,转瞬间,鬼斧神工地锻造出俊俏挺拔的华山,直立在辽阔的西方。其中“烘炉”意为天地;“橐(tuó)”意为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

第五六七八句,描写华山之形,造山神灵在崖壁上留下五指分明的巨灵仙掌,峰棱上隐藏着令人望而生畏的杀气,依靠神力矗立于此的华山,连凡木俗草都不敢扎根。“凡木”与“神功”、“灵踪”相呼应。其中“聿(yù)”为文言助词,无义。

第九十十一十二句,描写华山之势,高耸入云的华山如同城关的锁钥,守护着帝王京城,如果外地人能够亲眼看到,必定耳目一新,脱胎换骨。其中“帝王宅”意为京城;“关钥”意为潼关的锁钥。

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句,描写华山之品,高山固然很多,但是只有具备华山这样卓尔不群的特点,才能称得上五岳名山,同样,男子汉大丈夫如果没有出类拔萃的品质和才华,即使位居显要,仍如平庸凡夫。其中“特达”意为特殊、突出的品质和才华。

该诗对华山既有细节刻画,又有整体描写,更有品质挖掘,审美不断升华,比试律诗更加高超。

拜访堂舅后,贞元十年(794年),刘禹锡重新回到长安,继续以文会友,同时准备明年取士科考试。

行人近日见银杏落叶,重重叠叠,顿觉刘禹锡连登两科犹这寒日的银杏叶,历尽风霜,才从浅绿到金黄,遂云:已是满地银杏叶,玉骨仍与西风决。昔时叹怜草色衰,今日金黄铺平野。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