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致虚守静】【吾以观复】是通达幸福快乐的必由之路

专题: 读书
作者:覚明 时间:2021-06-09 18:30:40  阅读:213   网上投稿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人生的幸福与痛苦都是建立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知和实践上。吾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除了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满足温饱生活需求外,重要的就是圆满精神上的需求!而要达至圆满身心健康幸福的需求,必须修炼并达至一定境界方可。这在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里有清晰的阐述。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dǔ)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③,静曰复命。复命曰常④,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⑤,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⑥,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⑦。

【注释】

①笃(dǔ):极度、顶点。

②芸芸:纷杂茂盛,常用来形容草木的繁盛。

③根:即事物的根本。

④常: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的律则。

⑤容:包容、宽容。

⑥天:自然界的天。

⑦没身:终身。

【简译】

(若人能够修炼)致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才能思考)万物的生长,并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来面目)本根。返回至(本来面目)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的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险和灭亡。

【导读】

宇宙间万物都是由动到静、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循环往复的。然而只有致虚守静到极点的圣明得道之人才能看到这种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老子希望人们从虚寂沉静的发境去观看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得到“道”的真谛,才能遵循“道”来对待事物,达到“殁身不殆”。

【解析】

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须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静”、“常”、’“明”、“容”等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致,春秋古义有“委身”之义,即将身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自我醒觉状态,非修行者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谛的。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因静是根本,是生命的本质,回归了这个根本就是常。常是虚、静。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明。明,就是智慧、通达、得道。而不知道虚、静,就会大胆妄为,逞凶害己。老子告诫说:“万物生生灭灭是大道法则,知而不干涉是睿智,如果凭借自己的通妄加干涉,那样必遭凶险。”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行道时要知道正常合理是什么样子,它的样子就是公正合理,公正合理才能够保全,保全是至上的信条。知道了天道的规律法则,才可以涵容一切,不倚仗神通妄加干涉。做到涵容一切才会无私无欲;做到了无私无欲才可能神机博大;神机博大才可能神融太虚;神融太虚才可能同归生命的本源,只有回归那生命本源,才会永存不息。

本章老子指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就是在道的支配下,由静至动,由动至静地无止息循环着。这种规律在世间永恒,却是不可名状的,我们只能“强容之”,即“道”为万物的本源,万物从这里开始,从这里结束,“万物之始”(是这不断地循环的大圈中的“个点”,可它又是最特殊的一个点,因为它在周围纷纭的“动”中达到了真正的虚空和宁静。然而正是这种虚,产生了世万物的“实”,正是这种静,变化为纷纭错乱的“动”。而“实”和“动”最终又将归于此处的虚静。在整体上看,世间万物是动的,因为它们都在无止息地循环着,可它们又都是静的,因为无论如何动,最终总会归于原始。

老子的哲学带有明显的循环色彩。但这种循环是“道”的循环,是规律的循环,和因果、灵魂不死等并不相同。正如《列子.天瑞》中所言:“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认识这循环往复的“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持内心的虚空和宁静,思考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保持内心的虚空即时刻怀着“不盈”的心,不自傲自满;保持内心的宁静,即清净节欲,抵御酒肉声色的诱惑。认识到“道”的人,都是包容的,因为他们有着敬畏、虚空的心。包容万物,才能无所偏失,才能达到真正的公正,然后才能达到天地一样顺应自然规律,这样的行为才算是符合道,才能长久。而不明白这种规律,对事物妄加干扰,只能带来忧患和祸害。

本章给人们的启示很多,如要用动静循环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要怀着虚空、包容的心:,要公正、无所偏辟:要回归自然,追求安静的本性,做事要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妄为.......

【哲理引申】

世间的万物都是有规律的,都是依着“道”而运作,人们做事前应该先弄清其中的规律,依规律做事则能事半功倍,否则必然要事信功半。《鬼谷子。持枢》中言:“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面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就是对老子这种思想的一种继承和解释。那么如何才能掌握世间万事的发展规律呢?老子本章所说得“致虚极,守静笃”就是其途径。只有通过放空心灵、修身养性,才能悟到世间的大道,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自天子至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

《列子》中也记载了詹何垂钓的故事,说明静以悟道、依道而行的效果。詹何是楚国的著名隐士,他以独茧丝作为鱼线,以芒针作为鱼钩,细竹子作为鱼竿,剖开米粒作为鱼饵,在高达百丈的深渊急流之畔钓鱼。不足一天,就钓到了一车的大鱼,而鱼线、鱼竿鱼钩都保持完好,毫无损坏。楚王听到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将詹何招来,问其中的缘故。詹何说:“我听说以前的贤人说过,蒲且子射猎,用力量很弱的弓箭,乘风拉开,一箭射中了两只在云间高的鸽鸟,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手力恰当的结果。我根据这件事来修炼钓鱼之术,五年才悟得其中之道。当我持着钓竿之时,心中毫无杂念只想到渊下的鱼,投下鱼线鱼钩后,手上不知轻重如何,外物不能使我扰乱丝毫。因此水中的鱼,见到了我的钩饵,就像见到尘埃和泡沫一样,毫不疑惑地吞食。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能以弱制强,以轻制重,用如此细弱的鱼线、鱼竿,钓上来这么多的大鱼。大王如果也能通过静心使心中毫无杂念,来掌握事物的本来规律,则天下可运用于掌上,更遑论其他的小事呢?”詹何钓鱼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然后才能找到其中的奥妙,达到心中无杂念,近于“物化”。

纪昌学射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战国之时,有个叫纪昌的人,他想学习射箭的技术,于是拜了赵国邯郸著名的射箭大师飞卫为师。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筒的窍门,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回去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盯着织布机密排的锥刺。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碰到纪昌的睫毛了,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下。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回去后,就在自己家的南窗下用马尾毛挂一只虱子,自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慢慢变大了。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马尾毛却没有断。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飞卫是个真正的射箭大师,他并没有教纪昌如何持弓、如何瞄准、如何发箭,而是他在那些看似平常,却是最基本的技巧中静静思悟、磨炼,故而成为一一名出色的射箭大师。不仅仅是钓鱼、射箭这些小技巧,天下所有的事都是这样的,只要找到其中之道,其中的规律,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

修身不仅仅是为了让身体保持健康、心情保持愉悦,这也是万事之本、悟道的途径。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不修就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故而老子认为只有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安宁到极点--即修身,能悟得万物循环往复的大道,掌握其中的规律,不认识这种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就会导致灾凶。

由是观之,【虚极守静】【吾以观复】是吾人通达幸福快乐的必由之路!

无戒学堂日更第155天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