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听闻余华新书《文城》已经上市近两月余了,我是非常茫然的,但在茫然过后无疑是喜不自禁的。印象中距离余华上一本书《第七天》已经过去许久了,记得那是在前几年的某个节假日回家时读完的,那是一个难得的假期,在闲暇之余竟很快的便读完了,那样悲凉与朴实无华的写法依然是熟悉的感觉。
后来又在三天里重读了《在细雨中呼喊》,那种带着一丝丝抑郁感的文体似乎携刻着某种魔力一般,使人读起来不禁有一股舒畅感袭来,使人回味无穷,这是其余任何一名著名作家都写不出来的感觉,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文学品味。
记忆中余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小说,除去《活着》、《兄弟》与《许三观卖血记》这样带着悲怆感的长篇以外,便要数其早期写的几本中短篇小说集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个人对于其早期的先锋派小说的喜爱更甚与他后来的成名后的长篇。
毕竟短篇相较于长篇而言,其文字的运用与精确度无疑要更加精妙,更为精纯,它需要在短短的一万几千字内把一个故事讲得清楚的同时,还需具备让读者感知到一种悠长的回响,从而恍然大悟其所要映射的某一种现实或意义,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比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曾入选了中学生课文的短篇,在余华早期的先锋文学上大抵可以算作其中短篇上的代表作了。所谓先锋派,大体意义是在小说里更为注重于文字的叙述感、与心理环境的刻画,让叙述去牵引着故事的进展。
而关于人物方面可以是张三李四,这在小说里并不重要,而整体的行文风格则偏向于一种感觉与自我解读。不得不承认,我在初读先锋派文学时,每每在读完后也总是需要在百度贴吧与豆瓣书评里辗转许久,才能结合上下文明白其中所表达的含义,但即便如此,余华在叙述上的别具一格却常常使我兴致盎然。
在我的阅读史里,与余华的短篇一样寒冷黑暗却精彩绝伦的,比较接近的是日本的乙一,他的短篇《七个房间》如今想起仍是画面感十足。这一篇的气氛渲染与真实感与余华笔下的《古典爱情故事》一样使人在白日依然心生寒意。相对而言,前者是常人可以接受范畴之内的故事,而后者我是不建议他人去读的,尤其是心理承受力较低的人。
关于书中具体的内容我便不多谈了,总而言之,那是一个吃人的故事,顾名思义,这里的吃人并非隐喻。记得在读完书后,我接连数日都没有了吃肉的胃口,较于余华后来那本压抑感十足的成名作《活着》来说,单论残酷这一点,其在前者面前也成为了小巫见大巫,而我也不忍重读了。
余华的新书《文城》是在我得知消息的第三天来到了我的手上的,据说这是一个好人客死他乡的故事。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大多数都是使用听书软件多一些,而已然很长时间没有阅读过纸书的我一口气读了三十页,然后又在第二天读了一百页。
这一次余华的故事与文字带给我的感觉是难以言说的,大抵可以称为熟悉的陌生人吧。毫无疑问,他的文字没有了在写上一本书《第七天》时的那种丰富多彩的散文式的叙述,而是多了一丝精致感,那是一种完整的、规规矩矩的、没有瑕疵的写法,熟悉中透着陌生。
整个故事已然读了三分之一还要多一些,整体而言,较于余华过去的作品,其中的戏剧性与冲突感明显是减少了,只有在描写主人公悲惨遭遇时的某些段落,才能看到曾经那种叙述风格熟悉的影子。
而在故事方面,前期波澜不惊的叙述显然是不能打动我的,但幸好这本书才仅仅过了一小半,后面依然还有三分之二的故事值得期待。我想,这样的平铺直叙绝不是他的风格,那个血液里可以流出冰渣子的余华,总是会回来的。
——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