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不论你想参与哪张桌上的讨论,你都需要具备持续产出内容的能力

专题: 成长之旅
作者:直面truth 时间:2021-05-28 18:33:06  阅读:272   网上投稿

解决各种问题之前,人们都需要先做认知层面地提升,而这种对自我认知的意识,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我们会留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都会讲大道理,但是那种不带任何分析和讨论过程地直接丢个观点出来的人特别多。

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己对自己当下表达的观点并不了解。这就是拿来主义的一种体现。

怎么讲呢?举个例子,A看了三本书有关如何停止拖延的工具书,B只看了一篇有关拖延心理的文章,但是当他们凑到一块,谈论拖延心理学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两个人其实是能够产生互动和交流的。

那浅显的观点、结论都讨论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如果再往下深入探讨,B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一定不如A扎实。

如今这种到处分享他人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实际上,他们对某类知识并不了解,但是为了向他人呈现一种“他也可以坐在桌前、参与其中”的状态,他们会快速检索大脑中唯一能捕捉到的相关信息,以确保自己当前是没有掉队的。

这种对社交的参与需求会有时会使人分不清自己获取信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出于兴趣,满足个人提升,或者只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在他人面前能做一些“基础表达”的诉求。

促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过就是想要通过表达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赞誉,其实说穿了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呈现一个优秀的形象,并且让人觉得自己有点文化底蕴吧。

但是当你积累的信息不是知识,不构成体系,甚至无法阐释你所持的观点的原理时,这个信息量的储备就无法给你树立你想要的那种专业的、有参与感、存在感的形象,相反,你无法深入的、浅显的表达还会让人看到你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充分的。

也就是说拿着一些不明缘由、且一知半解的东西去做分享,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之处虽然不容小觑,但它往往也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错觉。当你想检索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记忆中检索,而是去依靠搜索引擎。

那么网上的东西终究不是你自己记忆中的,这些知识再丰富,也没有被内化为你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这时候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你无法将其学以致用,甚至你都没有深入研究、学习,怎么可能会去实践、去付诸行动呢?

这也就能解释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怪异的现象了,你会发现许多人貌似什么话题都能参与一点,也常常会聊一些看似高深或是很有个性的观点,但当你误以为有些话题可以和对方深入讨论时,你又会逐渐看到他们会下意识地逃避这些深度探讨的机会。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职场中的普遍现象。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份优秀的发光的职场简历,但当他们真正进入试用期时,你就会逐渐看到他们在简历中呈现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快速获得复试、试用的机会而已,并不是真的具备简历中描述的那些能力,甚至许多员工连一些最基本的职场规则都会不了解。

对你还要在其中打拼几十年的整个市场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因为老板开始不相信应聘者简历上的描述了,由信任变得不再去信任,这问题就麻烦了。

当人与人之间(包括老板和员工)不再信任的时候,工作多半就只是成为一种利益上的交换了,而不再有“既是为老板打工,也是为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好、协作和尊重了,就只剩下:1、员工拿业绩——承诺——完成或完不成业绩,2、老板试用员工——开价——得出有能力或是没能力——值得用或不值得用,这种简单粗暴的利益交换了。

简历包装得漂亮一点,就可以获得初试的资格,渐渐地人们为了争取这个资格变得不管真假,都往简历上写,但是你的优势、能力、核心竞争力,并不会随着这张造假的简历而一路看涨。

我见过不少在试用期内就被老板看出能力一般、但还要等到试用期满才能辞掉他们的状况。在我看来,这样的局面才真的尴尬。

越来越多的人怕无法融入一个群里,就想方设法地去为自己争取参与到这个群体中的机会。这类人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呢?

比如当身边的同事都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电脑时,他也必须要把自己的电子设备换成这个品牌。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外在展示来融入这个集体,那你需要的就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不只是电子设备这种一次性投入这么简单。你可能还需要和他们逛同样的商场、吃同样标准的工作餐、去同事推荐的理发店等等。

当他发现知识可以打破社交中真实存在的层级,因为老板通常都喜欢有知识、有见解的员工,那这时候他就会开始检索大脑中那些能拿来充场面的知识点作为自己的储备。

哪怕他对这些临时搬运来的知识并不了解,但眼前他起码能被看到、被赏识、被认可。

你说在职场上不断为自己树立专业、博学的标签,有什么错呢?没有对错,不过从长线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事,这样偶尔卖弄一下的做法,只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人太不专业了。

原本你希望给人留下专业的印象,但因为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而有些短期利益摆在面前(好比卖弄一下就可以获得老板认同),你就把它当成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你唯一知道的那一点点知识就这么被倾倒而出了。

事实上,不论任何社交圈层,你想要往桌前做,就必须有持续参与、持续表达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这个储备,那你也无法获得你想持续得到的那种认同。

不论你认为融入某个集体所需要的敲门砖是经济能力、专业能力还是知识储备,它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在某个场景中你能偶尔发一下光那么容易,而是需要你可持续地对其进行投入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