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评微风吹云归之《锁在大门外的人》

专题: 三三不惑的文章评论
作者:三三不惑 时间:2021-05-20 18:30:46  阅读:275   网上投稿

开头先说一些致歉的话吧,好几位朋友的文章已经在我的手中放了很久,现在才开始又来写评论,容我近期慢慢地一一补起。

今天来看一下作者微风唤云归的这一篇 《锁在大门外的人》。

先来看一下文章在表达方面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感觉到那两个人的哭泣和悲伤”中“感觉到”之后配了两个词,一个是“哭泣”,一个是“悲伤”,“感觉”到“悲伤”是对的配搭,而“感觉”到“哭泣”是错误的配搭,属于用词不当,因为“哭”是可以听到的。而且“哭泣”和“悲伤”其实也有重复之感,因为“哭泣”也是“悲伤”的外证。

“孤独落寞地存在着,与背后的残害垣融为一体”中,“孤独落寞”是非常孤单的,“融为一体”却有“断壁残垣”非常融洽的意思,二者在描述上出现了张力。“融为一体”把“孤独落寞”给破坏了。

“大门吱吱呀呀,咣咣当当地醒了过来,原来它还在地球上存在着,它以为它又变成了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这里用了“又”,意思是大门已经变成过一次“微尘”,在这里仿佛赋予了大门生命,不过看一下文章前面和后面,再也没有提到有门的生命之事,所以感觉只在文中这样描写一次并不是很恰当。很自然让人猜想莫非门还另外有一个故事。

在文章的叙述里面,应该尽量避免有让别人误会或疑惑的情况,这样容易打断阅读的思路,以便让读者能集中注意力理解文章中心所要表达的东西。

“‘按紧锁口”可 以改作“‘锁上”,更加通俗易懂。

“不敢看那两人、想要离开的原因大概也源于此”,中间的顿号用得不准确。

“目视远方虚无的焦点”中,虚无是飘渺不确定之意,焦点是清晰的聚焦,这两个词本身存在张力,二者搭配在一起不太恰当。

“丝丝冷风撼动着行人单薄的身躯”中,也是矛盾的描写,“丝丝”用形容风非常小。如此小的风如何来“撼动人”呢?所以需要修改。

“远处昏黄的灯火,透过纱窗,扣动了心扉”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况,在描写中出现了张力。“灯火”照射出来是一片的效果,即使透过纱窗,也是朦胧一片,“扣动”却是蓄力在一个点上作用的结果。前者为散状的,后者为点状的,连在一起有不融洽的感觉。


“竖起食指关节,轻叩木门……透过木门传来沉重的木香,浸润了食指。”中,“叩门”的时候,不是竖起食指,而是屈起食指,这样才能叩门有力。“咚咚咚”为声音描写,在听觉描写之后紧接嗅觉描写,似乎欠妥,因为声音描写尚未结束。而嗅觉描写的接受对象又落在了不是嗅觉的感受器官——“手指”上,颇容易让人困惑。另外“沉重”用来修饰“木香”, 好像也不太准确。

“他猜疑手上的皱纹从何而来”,“猜疑”用词不当,猜疑是暗中起疑之意。而此处的词是要表现“不知何来”,所以改成“疑惑”则比较好一点,或者用“困惑”也可。


“泪水已经聚起一湾水塘”不太恰当,因为在哭的过程中,泪水是不断落下来的。比喻也好,夸张也罢,必须在和原来情形一样的基础上。

“用胳膊擦干了双眼”中,描述不准确,他穿着衣服,尽管衣衫褴褛,所以改成用“袖子”比较准确。


仔细观察最后一页的描写,方位比较错乱。上文显示主公打开门进家,吃完粥后趴在桌子上哭,他的方位是在家里。之后并无动作显示其方位发生变化。然而到了倒二段,却又成了“原来昨夜,他打开了铁门,走了出来”,成了身在门外的描写。读来让人非常困惑。

再谈谈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一开始说想他因为家中的人想离开,在大门口挣扎过后终于打开门走了出来并且锁上了门。

这时出现了部分他心情愉悦的描写,“他感受到了传说中的花前月下,脸上露出了详和的笑容……他知道月亮也在微笑”。说明他因为从门中出来而快乐。

而到后来又回到门口时,发现门上了锁,“他情不自禁地摸向自己的口袋。一时惊喜,是钥匙。”这里用“惊喜”,说明他的心里又是渴望回家。

即是在门外也有快乐,回到门里也有快乐。后面却又说道“铁门那侧是封闭和牢狱,这侧才是自由的天地”。所以心情也呈现复杂的状态,使人不太容易理解。




留言中出现读者看不懂的情况,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写作者注意。

一篇文章,首先需要就是看懂。文章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描述让别人明白自己想要说的话,所以能够看懂是第一步。

好文章一定通俗易懂,脉络清晰。只有清晰了,才能营造美感,或者表达有力。

但凡因为看不懂就觉得美的文章一定不是真的美。文章是因为思想产生美,不是因为距离产生美,

文章在看得懂的情况下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来触摸自己的思想,认同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达到写文章的目的。

如果看不懂,就让这一切打了折扣。

以上只是个人阅读文章的一些感受和建议,仅供作者参考!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