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情绪来了,我们会发一阵子菩提心。但是,站在究竟的角度讲,你发的并不是菩提心,而是情绪。当然,你能有发菩提心的情绪已经很不错了,多数人连发菩提心的情绪都没有。你说:我一日三餐就吃三碗饭,可是我像老黄牛一样工作十几个小时,我肯定是需要的少,付出的多。我所努力和付出的,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所需。
从我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你是付出的多,需求的少。但是从隐态上看,你还是需求多于付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表面的现象,而在于你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在做事。你会说“我是为了发心”或者说“我只是做事,没有什么想法和感觉”,答案不外乎这两种。你绝对不会说“我是用私心在做事”。
实际上你不知道为什么在做事,你错得更离谱,你知道自己是在用私心做事,你错得还没有那么离谱。因为你是一个俗人,用私心做事很正常。但是你的私心应该有一个度,否则你会很痛苦。一个人活得是否轻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私心能否适可而止。倘若我们的私心真的能满足,不妨每个人都放纵一次,去满足我们的私心。可问题是我们的私心根本无法满足,所以你必须学会适可而止。
本来,我们与佛陀并没有差别,彼此都是一切具足,一切圆满。可是在我们身上却看不出具足了什么。如果说具足,就是具足了贪嗔痴。
一个学佛的人不迷失,不被境转,乃至脱俗,靠的主要还是警觉力:你有没有警觉到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你有没有警觉到刚才你所说的话?你有没有警觉到刚才你在想什么?你丢到一分钟的警觉,就等于迷失了一分钟;丢掉十分钟的警觉,就等于迷失了十分钟。如果你带着警觉做事,哪怕在吵架,或是在做一件贪嗔痴的事,你也是在道中。
在道内还是在道外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有警觉,你是否时刻带着觉照。你做事是欲望的显现,还是菩提心的显现,也是看你觉照是否在。如果你失去了警觉,即便在诵经、拜佛、打坐,你也是在无明中,你也脱离了道。
一个能做事,而且愿意做事的人,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说话都有分量,领导都会重视他。如果你不会做事,也不愿意做事,看到问题也不吭声,或者提了几次建议,领导没有采纳,你就不再提了,很可能你一辈子就是一个碌碌无为、可有可无的人。这样的人随处可见,甚至大家还会认可他的观点。其实,你提的建议领导不采纳,只能说明你没有读懂领导,不知道领导心里的想法,你提的建议不能对症下药,或者领导觉得还不是时候,你的意见没有和他现在所关注的问题同步、合拍,踩在同一个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