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二)

专题: 想法
作者:京墨鬼臼 时间:2021-05-07 18:37:20  阅读:198   网上投稿
ID:Jimmyghosttalk

昨天发表了《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一)》,同时也在知乎简书等创作平台去学习对比了一翻,许多都是使用概念去解释概念,然而知识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在以后的文章更新中会一直保持尽可能讲到底层逻辑,尽可能不流于表面。目前公众号评论功能还未开通,请通过分享二维码通过微信群或微信私信留言,本人会根据情况,专门撰文解答,感谢支持分享!我是京墨鬼臼,一个爱读书,爱解答的纯情男子,欢迎大家关注转发。


前言

在上篇《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一)》中主要论述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关系,致良知可以是知行合一的前提必要条件,无良知又何谈知行,知行的阅历又不断反哺良知。从而我们也知道了知的重要性,然而什么是知,如何让知更好的指导行,本文讲结合丰田TPS中三个核心之一的A3进行论述,通过逻辑方法论的方式,阐述知行合一这一逻辑闭环。

何为知

在我们汉语之中“知”这个字,可以组成很多词汇,其可以是动词,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形容词。

动词可作:知道、知了、知得;

名词可作:知识、知己、真知;

形容词可作:知名、无知、未知;

然其无论在与其他词汇组成任何词语,单纯的“知”字其含义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知了:理解并掌握这个事物或事情了;知识:对事物或事情理解并掌握之后所作出的总结;知名:一个事物或事情(好的一面)的信息被一定数量的人所了解或掌握。知始终代表对事物或事情的理解和掌握。

子曰:知而不为,不为真知。其潜在含义说明知肯定是用来指导实践的,然后语言的记录总是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字无法阐述一件事物或者事情的所有变化。知而不为,存在三种现象:

现象一:知而不全无可为之,对事物或者事情了解不全面,没办法去做;

现象二:知之甚全不敢为之,对事物或者事情了解很全面,没有勇气去做;

现象三:知之甚全懒而不为,对事物或者事情了解很全面,就是懒得去做。儒家是十分讲究实效的,然而上面无论那种情况都可以视为“知而不为,不为真知"。然而人类的恐惧是源自于对事物或者环境补确定,现象二可以理解为只对事物或者事情规则理解了,然而并未对所处环境规则和潜在背景有着有效了解。现象三,懒癌无要可救,懒是一种状态,或者说一种天性(《GTD及精力的反思》中有论述,懒是刻在基因里的)。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儒家对知的一个标准为”知而不为,不为真知",对现象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儒家对人的两个潜在要求:勇敢与积极主动。

如何让“知”与“行”合一

之前的篇幅中我们了解到心学强调了“知行合一”,如果想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那怎么样才算真正的知行合一呢?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有一件事情很重要,不知道如何怎么开始;一件事情永远都在进行中,不知道何时才算完成;未预测的事项插入,导致时间超出预期;滔滔不觉的表达之后,还没能明白怎么做等等诸如此类,世界很残忍,而我们却太善良,总有一系列的因素在阻碍我们完成一件事。我们在积极主动的路上,却在“行”之前就有重重阻碍,又何从谈知行合一呢?是不是为“知”的问题,才导致了无法“行”呢?

我们需要有一个连接“知”与“行"的方法论——源自于日本丰田的A3方法论。

PDCA与丰田A3

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有个人和公司都会遇到问题。田在刚刚起步的也不可能幸免,那时日本恰逢战败,社会与资源状态都十分糟糕。遇到问题时,丰田员工总会因为各种原因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十分认真;然而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报告或者表达冗长,深怕被误以为不认真;在长篇大论之后,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而且又浪费时间,看似认真但是并无法有效力。资源的匮乏必然导致极高的危机意识,为保证效力并减少时间,A3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在字面上理解,就是用一张A3进行做一份报告,并保证效用。如何保证效用并做到严密,丰田A3固定的格式或步骤是什么?其又是如何做到“知”与"行“的合一与循环?

PDCA大家并不陌生,是一种事件执行循环,该方法论经常被组织与个人运用。大家都知道计划,但是真正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又不知道如何下手;A3是一种PDCA,其对PDCA在P(计划)之前的步骤进行了严密的补充,是计划前的一系列准备事项。

一件事情不知道如何开始,是因为不知道问题是什么?那就需要一个相对正确的问题描述(①)——“知”的开始;

一件事情永远都在运行中,没法停下来,是因为不知道问题解决的标准是什么?那就需要一个标准确立(②)——”知“的判断;

一件事情时间总是在超支,是因为在事情开始之前,没有充分考虑——那就需要对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物理分析(③),头脑风暴(④),方案排序(⑤),所有受影响区域分析(⑥)——“知”的运行;

问题充分被解析之后,才可以有效指导“行”,以上就是我们“知”的过程。

PDCA——“行”的运作

P(⑦)——Plan计划:做任何事情都受到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所以我们要制定一个可实施的计划,这是“行”的开始;

在计划制定前,我们需要知道问题是什么,解决目标是什么,问题的机理是什么,有什么方案可以解决,哪个方案最好,哪个区域会受到影响,否则计划只能是我们美好的愿望;

D(⑧)——DO执行: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所以要去执行——“行”的过程;

C(⑨)——CONFIRM确认:我们没有办法百分百保证每件事情,所以需要确认——“行”的确认;

A(⑩)——ACT反思:我们以后还会遇到相似的问题,需要通过反思来进行预防和优化 ——“行”对“知”的反哺。

以上便是知行合一日本发展过程中一种实践,只有充分的”知“才能有效指导“行”,只有认真严谨的“行”才能更好的反哺“知”,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从现实意义上做到一定程度上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优化

日本丰田A3是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观点,在现实中的一种运用和实施。丰田也为A3/5S/JIT等优秀方法论的功效下,成为汽车行业的世界巨头之一,甚至在八九十年底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学习热潮。企业与个人存在相似点,同时也存在的巨大差异。结合对A3的解析,我们对知行合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A3是一种知行合一。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A3能用在那些地方,如何才能更好运用好A3?在《浅析心学知行合一与A3的关系(三)》,将结合本人对5S和JIT的理解,及A3的实践进行论述,限于当前水准有限,若有纰漏请及时指正。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