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稽山云雾郁嵯峨”里的“稽山”是当地对于会稽山的称呼。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和诸侯相会并且计议于此山上,原来的名字叫“会计山”,后来变成“会稽山”。这座山由许多山峰相连组成,长达百里,刚从云雾里钻出来,郁郁葱葱的峰峦参差。会稽山是高处的远景,接着底处的近景:“镜水无风也自波”。镜湖是一个内陆湖,我们刚才讲了,因为波平如镜,所以得名。那么贺知章这个“无风自波”是什么意思?无风自当无波,湖水如何自波?
我们前面几讲一再强调过,古诗词能够流传到今天的篇什绝大多数是成熟的上乘佳作,不是那种半生不熟的所谓诗歌,你拿来改几个字甚至删掉几个整句都无关宏旨。古诗词的名家手笔,如果初看起来觉得一时不合逻辑,也不能马上归结到诗人的夸张或者为了凑和平仄、韵脚强用字。这里其实我们再想一下镜湖的具体位置就不难明白,这个大湖必然受地势和浙江潮的影响,形成各小湖之间的落差,即便无风,湖上也有水流,所以造成“自波”。
稽山和镜湖,一高一低,一静一动,构成了初夏的自然景色。贺知章所看见的高低相对,动静相生,和我们上一讲读过武则天的“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完全不是一回事。这里面不仅有自然景观的差别,更有在这些景观里的人心理和状态的差别。
第三句里,“春度芳菲尽”说的是时节,这个时候春天的芳菲接近尾声,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了。贺知章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却没有伤春,他不仅没有感叹什么“忍踏落花来复去”,更没有追问“明年花开复谁在”?他说,“莫言春度芳菲尽”。春去春来,四季轮转,每一个季节都有各自的好风景,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好处。“别有中流采芰荷”这样的风光,要不是到了夏天,怎么能有呢?要不是从远在北方的长安回到了家乡,又怎么看得到呢?
芰荷是菱角和荷花。菱角花开起来也是很漂亮的,尤其在荷花中间。过去江南采芰荷,包括采菱角叶、荷叶、荷花、莲蓬等等,而且多是女子的工作,整整一个夏天的湖面都是鲜艳的、热闹的。“中流采芰荷”的图景阳光明媚,青春活泼,而且在前面的景色里加入了人。又用这副图景中的人、物、事回过来映衬作者自己,映衬出他的开朗豁达,乐天知命。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用来归纳贺知章的诗歌特色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