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从《放牛班的春天》学育儿: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专题: 简友广场
作者:釉然 时间:2021-04-09 18:34:13  阅读:277   网上投稿

      昨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吵着想出门看电影。我感觉出门有些累,所以和孩子商量在家用电视看电影。孩子体谅我也答应了。正愁着给孩子看什么电影的时候,孩子指了指《放牛班的春天》。可能因为孩子喜欢牛,才想点开这部电影的吧,可惜这部电影与“牛”并没有多大关系。

        不过这部电影的确值得一看。电影2004年上映的时候就获得许多好评,并入围2005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推荐我们看这部电影,那时候我看了觉得挺感动的。如今再看一次,不仅仅觉得感动,还更加肯定了心中的育儿观点: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放牛班的春天》:野孩子得到“救赎”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Les Choristes》。“放牛班”这一俚语在台湾话里是垃圾班、差班的意思,电影里那群问题少年所在的班级就属这种类型。这群野孩子遇到了主人公马修,得到了爱与尊重,得到了真正的教育,就仿佛进入人生的春天。

      马修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才子,经人家介绍后来到这个“塘底教养院”的教养中心担任助理教师。这里的教养院收养了许多问题儿童。他们父母因为觉得自己没办法教育便送到这儿来进行特殊教育。

      可是这里的特殊教育也只不过是殴打、体罚、关紧闭等暴力的惩罚措施。孩子们见到校长后会条件反射“乖巧”一会,实质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改变,继续恶作剧继续捣乱。许多老师都怕了他们,认为他们无恶不赦。马修发现这里的问题后,用“这里没有音乐课”为缘由给孩子上音乐课,组建孩子们成为合唱团。他让孩子们接纳自己,给予孩子们关爱和理解,用耐心引导孩子们走上正轨。最后马修虽然被学校辞退,但是孩子们不再是以前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上都得到良性的转变。他们尘封已久的对自由、友爱、人性真善美的渴望,都被马修唤醒了。

      这部电影虽然是老师与学生的故事,但是这些学生在马修那就宛如他的孩子,马修就宛如野孩子们的父亲。因此我们依旧可以从电影中获得家庭教育启示,从这些启示中我们会更加明白为什么没有坏孩子,而是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启示一:孩子的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没有给予孩子本该拥有的“需求”

        影片中的野孩子们,的确特别调皮。但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想如此的,他们身上的问题一大部分是由于家庭、社会多方面造成的。与其说他们是问题少年,不如说他们是受伤后、得不到基本需求的满足后而“狂躁”的孩子。

      这些孩子虽然年龄不小了,但是他们的需求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也就只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只有满足安全需求后我们才会去追求归属与爱的需求,以此类推。

      可是这些孩子有些是孤儿,有些很久才能见父母一面,稍微幼小些的在这又是被欺负、动不动就被惩罚,毫无安全感;稍微大些的得不到尊重,也得不到认可。如此一来,没有安全感的像三四岁的孩子闹着要安全感、归属与爱,得不到认可和尊重的闹着证明自己。

      马修明白这些孩子因为社会忽视他们的存在、家庭对他们绝望、教师对他们失去信心,所以孩子们才用各种粗鲁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脆弱,以获得关注和爱,久而久之便成为大人眼中的“坏孩子”、“眼中钉”。因此,马修去满足孩子们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即当老师又当父亲,即避免孩子受罚,又给孩子鼓励和认可。如此一来,孩子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曾经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也随之而去。

        这就告诉我们,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只想着去批评孩子,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就好比婴儿哭闹的时候我们会去想是饿了还是困了。如今孩子调皮,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想孩子是不是没有安全感或者觉得没有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候,也不要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已经给足了孩子爱,你自己所给予的可能只是物质上孩子感受不到,孩子其实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

       

      启示二:我们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影响了孩子的行为结果

      影片中,校长与马修对待孩子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校长、老师认为这些孩子无药可救,只要孩子犯错就惩罚,但这些下来孩子依旧继续犯错。校长怀疑孟丹偷钱(其实不是他偷的),一直用暴力的方式逼孟丹承认,甚至报警让警察把孟丹带走。被暴力对待的孟丹心中充满仇恨,最终放火烧了学校。

      与校长观念不同的马修认为孩子犯错不能只是惩罚,他认为孩子需要都是好孩子需要被理解,被引导,允许孩子犯错也会惩罚,但不会简单粗暴地惩罚。在一次恶作剧伤人事件中,校长不知元凶便说谁不站出来就集体惩罚。马修后来得知事件元凶,并没有把他交给校长暴力惩罚,而是要求他作为事件受害者——兼任学校门卫、校医的马克·桑斯的护工。这个孩子最终因为看到校医因自己受伤后开始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开始觉得这个校医原来并不是那么讨厌。如果不是马修不一样的态度,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这个孩子被校长惩罚后可能依旧会恶作剧校医。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孩子会更喜欢妈妈的温柔耐心因此表现得更好些,而不喜欢爸爸的简单粗暴而表现得调皮、叛逆。有时候我们只注意比较自己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不同,却忽略了去比较别人家家长与自己教育态度、方式不同,而往往后面这个比较才能最帮助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当孩子行为结果不良好时,我们要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态度与方式。

   

    启示三:放下大人架子,让孩子信任、接纳自己,给予孩子尊重h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孩子没有信任、接纳自己。就像朋友之间一样,如果是信任、接纳的话,两个人会互相理解、体谅,而不是对着干。马修对待孩子不会摆架子,将孩子像当朋友一样沟通。一次皮埃尔在黑板上画他画像嘲笑他是秃头的时候,马修一开始有些生气,但后来也画上一个皮埃尔的画像,嘲笑回这个调皮但心存善良的孩子。

      要是其他老师或者家长肯定会大骂一通,但是马修的做法不一样。所以马修就直接获得了孩子们的笑声和接纳。马修对孩子们的平等、尊重,最终使得孩子们与自己推心置腹,十分信任马修,不敢和别人说的话都和马修说。如此一来,马修了解孩子想法可以及时引导孩子,发现孩子的问题并解决。

        反观现实,很少孩子会和家长推心置腹,而这缺乏沟通的亲子关系是最不妥的。孩子一出现问题,家长管不住管不了,而后家长又在说孩子的不是,却忽略了作为孩子最亲近的自己都没有真正发现或者真正了解过孩子的问题,又怎么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呢?孩子出现问题,作为父母的不可推卸责任。

        孩子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周围人影响,自己也会发展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了及时发现孩子问题并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平时就要注意放下大人的架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在生活细节上与孩子站一线(当然不是宠溺),获得孩子支持与信任。

     

        启示四:巧妙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寻找机会让孩子肯定、认可自己

      马修对孩子们充满了尊重与包容,也会去纠正孩子错误行为。一次皮埃尔一时冲动用墨水丢向马修。马修通过取消其独唱的方式让他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皮埃尔引以为傲的独唱取消后,便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马修总是如此巧妙惩罚孩子,但惩罚目的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所以他也不忘给予孩子机会肯定、认可自己。因此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马修又转向皮埃尔,向他做出了“请”的手势,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进行独唱。

      除了皮埃尔,马修给孩子们在合唱团安排了合适的位置:中、高、低音,每一个人都有价值,即使唱不好的两个孩子也当了“乐谱架”和“合唱助理”。马修的如此用心、巧妙的教育孩子,孩子们也长大了。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发现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孩子展示自己的优点,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行为,不要只顾批评惩罚,也不要只顾表扬炫耀。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马修的职责虽然是教学,但是他不止于简单的教学,而是通过教学这一工作达到育人的目的。同样的,我们父母教育孩子当然不是只看孩子成绩高低的,还要去启迪孩子,尤其是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笑中带泪地看完这部电影,我想你一定会对教育心生希望。不因为什么,就因为孩子就是希望,不是某个,而是每个孩子都是。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