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荐书‖《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10)

专题: 想法
作者:身后书 时间:2021-04-02 22:34:44  阅读:251   网上投稿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严昌洪:

记住乡愁,就是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严昌洪

日前,由武汉学者严昌洪著、武汉画家萧继石绘的《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出版,这是一套工程浩大的系列图书中的最新一本,这套丛书的宏愿是“为民族风俗的传续留念,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存根”,武汉作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超大城市被单独列卷,既说明武汉风俗底蕴之深厚,也说明“留念、存根”责任之重大。如何认识武汉的风俗,如何保护、发掘、创造性转化武汉的风俗?带着这些问题,长江日报读+周刊专访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严昌洪。

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

《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萧继石 绘 严昌洪 著泰山出版社

对武汉人嚼烂了的言词刨根问底

翻开《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开篇一句话:

风俗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身处于某一地风俗之中,并不知不觉被此地风俗浸染,美之乐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峰序语)

风俗即生活,时时的生活即处处风俗的印证。生活烈火烹油,风俗也花团锦簇。就拿武汉人喜欢向外地人“显摆”的过早来说吧。

书中的“米粉”条:

武汉人过早,面与米粉是常选项。有人戏称“面爹”“粉娘”,天天见“面”。百姓家中和早餐馆中,早餐必备粉和面。武汉米粉有很多吃法,诸如清汤粉、糊汤粉、热干粉、牛肉汤粉、牛肉炒粉、素三丝炒粉等,一般最常吃的是汤粉和热干粉。汤粉即兑上筒子骨汤,放卤牛肉和榨菜、香菇烩的三鲜肉丝。热干粉的吃法类似热干面,米粉控水后放上芝麻酱、榨菜、五香萝卜丁、酱油、蒜末等佐料。武汉著名的米粉馆老字号为汉口福庆和田恒启。

《米粉》 萧继石 作

过早过早,武汉人嚼烂了的言词,学者要刨根问底一下,“过”是什么意思?书中,严昌洪解道: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脯腊”称鲤鱼脯“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意思是说鲤鱼脯是吃饭下酒的美味佳肴。《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则有:“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意为请吴用吃了中饭(午饭)再走。这都说明“过”有食、咽的意思。武汉人从前说“过早”,是指起床不久,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等会儿还要吃早饭,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且慢梳头先过早,糍粑油饺一齐吞。”后来,过早与早餐合二为一,过早就是吃早餐。从前“过中”是指中饭以后,晚饭以前,下午三四点钟吃点东西,颇像西方的下午茶。后来渐渐不流行了。可见以前的“过早”“过中”,都是正餐前的垫补。

屑屑纠结于过早的食谱及语源,是想说明,武汉的饮食习惯和全国各地相比,最具特色的便是过早、过中和消夜。而过早的“殷繁”正是武汉饮食习惯尚交流、喜汇聚的包容性的体现,如严昌洪所言,“汉口自明清以来,即是一个以贸易为主的城市,各省商帮都有,他们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文化”“武汉人对北方人爱吃的面食和南方人爱吃的米饭均不排斥”“各地风味小吃通过人员和商品的交流,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再深一层,饮食的包容,折射的是生活的多样多元与美好幸福,武汉风俗诸如“古老传统与新社会风尚的并存与杂糅”“新事物、新风尚比较迅速地呈辐射状向四周传播”“熔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于一炉的多元化的复合”特质就在生活多棱镜的七彩光环中一一绚丽呈现、传承。

      探寻风俗与精神的关系

生活从来不作伪,风俗便是一个社会的本真。风俗如一幅幅社会生活图景的画卷,日常种种喜怒哀乐,乃至矛盾纠葛,真切地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善恶真伪。

《中国风俗图志·武汉卷》一书就是将武汉的社会风俗以图绘+文献的形式整理、记录、保存下来,里面有劳动的歌声,有人生的火热,有欢欣,有悲凉,有故乡点点滴滴的乡愁。就像它的绘画者萧继石所言,世代因袭的民俗文化,融入血脉,成为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无论世事变化,总能保持几分坚守,几分闲适,几分淡定。十几年,亲灯躬耕,画武汉民俗画,画老字号、老民俗、老行当、老小吃、老游戏……拾掇这些早已丢失的砖块与石子,搭建成一个为匆匆路人遮风避雨的茅草棚,寻找那些被人们遗忘已久、蒙满尘垢、散落各处的璞玉、珍珠,串起串儿挂在那里,以期勾起对过往的丝丝回忆。于是他感叹,乡愁悠悠,乡愁何寄。

无处安放,放在当下,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随着当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快速变迁,乡风民俗正迅速发生变异甚至消亡,对各地的乡风民俗的抢救性记录成为当务之急。”“今天的中国依然行驶在一条迅疾发展的高速路上,城市的扩张、生活空间的巨变,使许多旧日风俗变化甚至消失得无处追寻。风俗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忆在一天天地消失。”

他们担心的不是历史的画卷、生活的画面变淡变模糊,毕竟社会在变化,风俗也会跟着变,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担心的是,随着风俗的消亡,会带来一种精神的缺失。

风俗与精神的关系,用伏尔泰的名著《风俗论》的全名可以直接表明,《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他相信,风俗是社会最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和精神规范场。一个地方的风俗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经过多次重复而固定下来的、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行为模式,后来的人们思想和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它支配。它所蕴含的道德规范沉稳而持久,变化缓慢,表现出较强的历史滞留性。用学者的话说,风俗是社会的“精神意象”。正是研究了中国风俗,伏尔泰才敢断言:“一切都证明中国的风尚是东方最人道、最明智的。”

我们研究历史,是在探寻我们从何处来;研究风俗,是在定位我们何以如此。同样,研究一个城市的风俗史,就是要明白城市从何处来、何以如此,北京为什么是北京,上海为什么是上海,武汉为什么是武汉,简言之,一个城市的“根与魂”。用严昌洪的话说,社会风俗史就应该研究社会风俗变与不变的原因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这些风俗习惯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

【访谈】>>>

风俗习惯多元并存是武汉的城市个性之一

读+:《中国风俗图志》系列丛书中,特别将武汉单独列为一卷,说明武汉的地方文化、风土习俗都极具特色,您认为武汉同中国的其他城市相比、同湖北省内的其他地域相比,这种特色主要有哪些?武汉的社会风俗的地域特色体现出怎样的个性、精神?

严昌洪:《中国风俗图志》系列丛书之所以将武汉单独列为一卷,乃是因为武汉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有一些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武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形塑了武汉风土人情的这些特色。武汉两江汇流、两山并峙、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在中国城市群中是罕见的;武汉处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交通发达,素称“九省通衢”;明清时代,武汉是“天下四聚”之一,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及至近代,又是中国内地重要的开放口岸,工商业和贸易十分繁盛,人员和物资流通极其频繁;古代的楚文化、楚国风习和荆楚岁时的传承延绵至今。这一切,使武汉地区的一些风土人情与外地有所不同,形成了武汉人耿直务实的性格和独特的风习、独特的方言等。

武汉的社会风俗具有如下地域特色:

一是过渡性。在空间上,武汉是位于东南沿海与内陆腹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位于外部世界与内地农村之间的中心城市,这就使它在风俗演变过程中起着一种桥梁作用。由于受外洋习俗的影响和东南沿海(特别是上海)风俗嬗变的带动,武汉在社会风尚的开化方面往往走在前头,并以自己的社会风俗改革为全省树立了榜样。

二是包容性。明清之际,在湖北一带出现了一个移民潮,即所谓“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近代开埠后又来了外国人;武汉九省通衢,成为东南西北交会的一个大码头,各省人来汉经商,人员与物资交流频繁,风俗习惯在此地多元并存。

三是商业化。从明清之际直到近现代,五百年来商业繁盛,武汉一直是全国著名商业城市。在这里,聪明的商人利用风俗的传承性,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有意识地迎合人们在风俗习惯上的各种需求,从而获得商业上的好处。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试销对路”。更聪明的商人则利用风俗的变异性,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推陈出新,以新的商品、新的服务方式促进风俗习惯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领导消费新潮流”。于是就出现了商人的创新,使风俗习惯充满商业化气息。

四是平民化。武汉不像北京,没有做过封建王朝的都城,这里没有王公贵族,也缺少达官显贵;武汉也不像上海,和外洋联系不是很多,洋场习气不甚浓厚。武汉人说话做事讲实际,人际关系讲诚信,生活方式讲体面,休闲娱乐讲舒适。

落后于时代趋势的风俗衰微甚至消亡,不必惋惜

读+:现代化的大都市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呢?如何在开放包容中铸就城市个性?

严昌洪: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个性是城市的魅力。如果一座城市将历史记忆的载体,即那些有价值的老建筑拆除了,将承载优秀文化的好风俗习惯扔掉了,那这座城市就没有了魅力。在我们这座特大城市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不一样。但变化中要有不变,不一样中要有一样。设想,如果一个城市一座座钢铁水泥森林拔地而起,立体交通蛛网密布的同时,许多既有事物在消失,山体被削平,水面在缩小,老宅旧貌变新颜,古老的街巷面目全非,记住乡愁的事物一点点在湮灭,良风美俗渐渐被遗忘,那么这个城市丧失个性和魅力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武汉全市上下都懂得发掘城市的文化底蕴,保护城市个性的重要性了,着手维护、修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注意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也越来越有个性和魅力,会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工作和生活,我们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就更有潜力了。

读+:时代发展,旧的风俗在逐渐消逝,新的风俗在不断产生,这似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从您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武汉社会风俗的转型也很剧烈。就您观察,武汉这几十年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有哪些新的风俗在形成,又蕴含了怎样的新的历史意蕴?

严昌洪:虽然传承是社会风俗的主要特征,但是传承是通过变异来实现的,一项风俗如果没有变异就传承不下去。风俗习惯在纵向的传承过程中,由于历史时代的变迁,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它的形式和内容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要发生改变,从而体现了社会风俗的时代性。

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活的变化此起彼伏,经济的发展潮涌浪卷,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急剧上升、变动不居的状态中,社会风俗会迅速地冲破传统的网罗,在短期内实现在平时需要漫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风俗变迁,使社会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风俗习惯就有不少变化。如,过春节是很重要的民俗活动,传统的过年方式有了许多改变,很多人家团年饭改在酒店餐厅举行,除夕夜全家围炉守岁的风俗变成了阖家看春晚。以前到各家各户上门拜年,现在通过短信、微信(包括视频)拜年的越来越多。又如,清明墓祭即扫墓的风俗一直在进行,但现在不仅用鲜花拜墓代替了烧纸钱,而且又有了网上祭扫的新花样,受到一些人的欢迎。清明给革命烈士扫墓献花篮,开追思会缅怀逝者等等,都很常见了。诸如此类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文化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和科技的普及。

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后于时代趋势的传统风俗的衰微甚至消亡,是历史的必然,不必惋惜,不必留恋。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风美俗需要我们花力气保存并发扬,因为这样做不仅能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吸纳人类先进文明,而且还能创造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摘录2021.3.16.《长江日报》

紫荆花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