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倒计时69天
<矛盾>
昨日闺蜜红的一篇《认怂》让我感慨万千,初读时,因她的俏皮劲及各种小心思忍俊不禁。再读时,却是心有戚戚,对身体遭受病痛感及将来老年生活深深的无力感漫卷了整个身心。
她病榻之上,能忍则忍,非到万不得已决不给人添麻烦。我如同望见了自己。性格使然,完全没有委屈与悲伤的成分。恰恰是她出钱请了护工,又得小心斡旋与护工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遭摆阔之人类比碾压的尴尬境地,这让我多少觉得有些无奈。尤其是她在女儿尽心照顾之时,点破了两代人之间,即便心和钱两全了,终是难以随侍左右的无奈。
人世间,矛盾的事情比比皆是。小时候就听老人讲:孩子出息了,就飞远了,靠不到了;在身边的,靠是靠得到了,就是没啥出息。后来,我大姨家两个女儿去美国留学后,相继在那结婚生子、工作定居,听身边很多人感慨:孩子有出息,也就是个名气,不实惠。
这里多少包含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我这帮闺蜜都不再有这样的想法了,一致认为孩子只要自己活得舒畅过得幸福,我们怎么样都行,绝对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可是在红的文章里我还是窥见了自己矛盾的心理。
我曾读到过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写的一篇文章——《“养子防老”的不道德》。他说父母生下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父母应该承担抚育的责任,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并让孩子承担养老的责任。孩子一生的幸福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
我是在传统的家庭氛围内长大的孩子,感恩、孝顺、回报是根深蒂固的道德规范。身边的许多父母,或者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有些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可是一年到头不跟父母家人联系,更别说物质上的孝敬了。这些都是被统称为白眼狼的家伙,即便再有出息,也是遭人鄙视的。
我常常陷于一种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思想上,我是赞同陈志武教授的理念的。但是我知道这种理念必须建立在足够的经济财力独立自立之上,退休金、医疗保险甚至存款投资,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在老了不能动的时候,需要他人长期护理的时候,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去养老院。现实中,很多家庭把大部分收入都投在了子女的教育上,又把毕生的积蓄都花在子女成家立业上。将来老了病了,缺医少药的,孩子又怎么能不管不顾呢?
无论如何,父母一方面会希望孩子能在身边有照应,另一方面谁也不会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而孩子长大后是否能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那就要看后代自己的选择了,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中国儒家强调的“孝顺”是一种强加的义务,这种义务淹没子女的自由选择权。我常常说:不管芊芊将来如何对我,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给她。如果她将来对我不好,不是她不够好,是我自己没有教育好。现在想来,我还是对她的回报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