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丽明
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妈妈没有钱。
这首儿歌,不知传了多少代,反映了孩子们对春节的向往和贫穷的现实。笔者出生在五十年代,同其他孩子们一样,也唱过这首儿歌,企盼着春节美食和对贫穷的无奈。要知道,那时人都很穷,有钱的很少,即使是有钱人,在今天年轻人的眼里,无疑还是一个穷人。有这样一首儿歌,反映了当时土豪的特征: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脚一踢,华达呢。手一挠,金手表。嘴一咂,金牙巴。
就是到了文革后期,社会的物质生活也十分匮乏。记得那时人们喜欢用运动员进行曲调来唱成都的小吃,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糖油果子三大炮龙抄手,金钩包子鸡汁锅贴哑巴汤圆,夫妻肺片,小笼包子油炸花生米,还有竞成园干饭谭记豆花面。
今天的春节,孩子们再也不追求物质生活。孩子们都会这样问父母,这个春节长假到哪里去耍?内地的名胜古迹似乎已生倦意。新、马、泰也不足为奇。去欧洲、去非洲、去拉丁美洲,那才叫过瘾。毋庸讳言,中国已从一穷二白的人口大国,进入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经济发展前景大有直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势。据说现在的孩子们在过外,无论语言、衣着、消费,毫不逊色发达国家的孩子,关键是心理上,那种由于百年屈辱造成的民族卑躬屈膝的言行,早已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