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唐代大诗人,著有“诗王”称号的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不取了。
言外之意就是白居易想要自己写出来的诗通俗易懂,尽可能让所有人都读得懂。在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有提到过”信息的表达者和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天然误解“,放在这里理解就是:”读白居易诗的人不可能完全理解白居易要表达是什么。”
无可厚非,白居易是个优秀的表达者,并且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千古流传。但这就引发了我另外一个思考:好的文章是不是一定就要通俗易懂呢?
我其实内心真实的想法是认同的,但又有些摇摆。
我非常相信一个观念:“越接近真理的道理越简单,大道至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你的观点不能让6岁的小孩理解,说明你自己也不理解。”所以很多时候我读一篇文章,如果这篇文章不够有趣,或者要说的不够简单,我会认为是作者没有说明白,可能他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
但与之相反的观念同样也能让我信服:很多道理不是一些”涉世未深“的人可以理解的,理解它需要一些阅历和智慧。能让完全不识字的老太太理解的文章,也许只能说明它通俗易懂。那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达,是更符合读者“胃口”的表达,但是不是离真理最近的表达,不好说。
我自己是工科出身的,非常清晰地可以意识到:很多东西不是非专业人士能够看得懂的,专业知识的逻辑链是很长,一环紧扣一环,思路通得下去,会有焕然大悟的感觉;思路通不下去,想破脑筋就是不明白。哪怕要表达的意思再通俗易懂,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也能难理解。
我还是认同的好文章是应该通俗易懂的,但不妨碍我会多读几遍加深理解。不论好文章是不是通俗易懂的,会拿来细细品读,反复推敲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