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晶在一次访谈里说起她父亲:
“我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比如说,我要出国念书了,需要一笔钱,他就开个店努力挣钱。
我一毕业了,他立刻把店关了,也不管这个店多火,他都关!
为啥呢?因为我毕业了,钱攒够了呀!
我爸的生活方式,很简单很轻松。他是做买卖的,只要一攒够钱,他就停了,去打打羽毛球、喝喝茶、玩乐一下。
我妹要考牙医,需要5年的学费,他又出去干活儿,干完了,他又休息了。
让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什么时候该拿起来。知道什么叫知足,这是很难得的。”
与父亲一样,颜如晶也不是一个特别忙的人。
这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生活节律。
很“羡慕”,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活出了我内心想要,但又没有活出来的样子。
我们常说要爱自己,准确来讲,从心理学角度叫“自我关怀”。
指的是能够感知到自己的痛苦感受,并且还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用爱和善意照顾自己。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克里斯汀娜·布莱勒博士在《自我关怀》中写到自我关怀3要素:
第一,冷静的观察。
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摆脱痛苦,而是承认它,去观察和感受痛苦带给我们的感觉。
第二,共同的人性。
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经历艰难的时刻,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第三,对自己友好。
与其自我指责和否定,不如用友善的态度对待自己。
自我关怀,是既会照顾自己的感受,能安抚自己,又没有轻易放弃想要做的事。
相比自我批评,更容易坚持下去,也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能持续发力。
眼中有未来,心里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