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书,好几次看到“疏离感”这个词,心有所动,值得一说。
据说,疏离感多源于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文史哲类的书,当然,绝不包含以“灵魂导师”的名义泡制的“鸡汤”。
就我个人的体会,疏离感源于一种与生活保持距离的审视的态度。这种态度所引发的超脱、清醒、骄傲、蔑视、孤独、痛苦、茫然、无奈、矛盾等等一系列的生活体验便可大体称为”疏离“。便如同参加一个酒局,大家都喝高了,面红耳赤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吹牛扯淡疯癫痴狂,唯独你一个人清醒,这时候你的状态差不多就可称为疏离。
疏离是一种对现实主动的主动避让或者被动的驱离。避让首先源于价值上的无法融入,便如一滴油无法融入一杯水一样,表面的张力不一,便只好收敛聚集成一滴,悬浮其上,保持距离。这种避让和驱离在生活中往往被称孤僻失意、清高不群、落落寡合。虽然在现实中,这样的状态难免遭遇失败的命运,然而,因为价值系统不一,从疏离者本身看来,这种避让并不是价值本身的失败,而是一种对生活无声的抗争。
很多时侯,这种抗争还表现为对生活的重新审视。而武器多是以个人为中心的逻辑理性。面对五光十色的生活,便如一位冷静的医生,居高临下地面对手术台上一具曼妙的胴@体,所见的决非美丽性感并因此诱发原始的冲动,而只能是一堆血肉骨骼神经以一种可以用公式描述的规律拼合起来的生物体,你自信可以准确的把握每一部分的属性,却决不能说你洞悉了这生命本身的秘密。
然而,疏离者用以审视生活的理性,却无一例外的源于生活本身,而且无论如何,他本身就还处在生活之中。这其中无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于是无奈茫然痛苦等等情绪便生发出来,这意味着,他本身并未真正完成对生活的超越。
生命体验是有层次的,从动物性的感官体验、物质满足中超越出来,进入到对生命性灵的思考固然不错,然而再深刻的思想,也无法脱离生活存在。中国人讲”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化前,朴素的生活中蕴藏着天下大道。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生活生命本身,然而若因此拒绝真实的生活,除了收获苦痛迷茫之外并未有益处。弟子问孔子死是怎么一回事儿,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佛家也讲“见山是山、见山非山,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便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过”时,他思考的前提也是“生活”。
因此,读书不错,思考很好,然而生活更重要。想要真正理解酒局,你得先把自已喝醉上一回才行。
那么,这个周末,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