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仿佛浮现出他生动的痛苦,夜以继日奋斗着的孤独,为了理想,为了成长,用严苛的自律对抗惰性,步履匆匆,也只能勉强不掉队。但总有些时候,现实太残酷了,意外会发生,紧绷的那根弦会在“拼尽全力却又事与愿违”之后猝然断裂,之后有无尽余音。
午夜零点过两分,目睹了一位同学突如其来的崩溃,悄无声息,却又山崩地裂。
不久前花99元报名了一个拆书写作的网课,五天学习打卡并完成作业,就可以全额返现。打卡和作业必须当天完成,不能后补,否则无法返现。
“不交作业了,太痛苦了!”同学在群里哭诉,“我都写了2遍了,好不容易在23:59分完成了一千多字的作文,结果在提交的时候,因系统问题又没成功,一个字也没有了……”
第一眼看到聊天记录,坦白讲,我忍不住笑了,倒不是因为幸灾乐祸,而是因为那种痛苦太生动了。作业并不容易,尤其是写作,很耗费心力的一件事,我太能理解那份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作业的焦灼感了。
那一段时间,我没有上班,报了好几门网课,常常忙得头重脚轻。更多学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用业余的时间参与学习,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忙碌的工作之余,拖着一身疲惫,还要在碎片时间坚持充电,即使不确定成效如何,也努力对抗惰性,善始善终。
写作课的生态并不理想,但作业任务很不轻松,每天要读几千字的材料,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一篇文章。寥寥数语的作业大有人在,助教的点评也只有寥寥数语,毕竟写作是一件很孤独的事,很难在一朝一夕之间获得开悟。
但我相信那位崩溃的同学一定是跟我一样,付出着最大的真诚,尽管这份真诚大概率只能换回廉价的反馈。否则他完全不必等到23:59分。人们对于真正热爱的东西,是不忍心敷衍的。
眼前仿佛浮现出他生动的痛苦,夜以继日奋斗着的孤独,为了理想,为了成长,用严苛的自律对抗惰性,步履匆匆,也只能勉强不掉队。但总有些时候,现实太残酷了,意外会发生,紧绷的那根弦会在“拼尽全力却又事与愿违”之后猝然断裂,之后有无尽余音。
疲惫和失落的双重打击,让人悔恨、不甘又茫然。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从他的崩溃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无数人的疲惫和痛苦。每个人的生活都如此不易,但又像个英雄一样,不断被生活捶打,又不断擦干眼泪,踽踽独行。
最初想笑的冲动源于一种自嘲,对于艰难生活的和解,以及对难友同学感同身受的理解。我们对万事万物的反应都包含着复杂的动机、经验和感受。遗憾是无可避免的,但生活就是这样,只能收拾好残局,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