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在原始社会中没有固定的著作权,它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集腋成裘的。它的传播期就是它的生长期,他的欣赏者就是它的创作者。
每个人所欣赏的世界就是每人所创造的世界,就是他自己的情趣和性格的反照;你在世界中能取多少,就看你在你的性灵中能提出多少与它,物与我之中有一种生命的交流,深人所见于物者深,浅人所见于物者浅。
人需要朋友,如同人需要泄露秘密,都由于天性中一种压迫力在驱遣。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不满足就可以威胁到生命的健全。
在他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是目的。
朱光潜的文字有一种深厚的美学魅力,一门教人去欣赏美、发现美的文字,往往不易写出来。现在的青年朋友,早已不是100年前的青年朋友,可以当我想重重的批判现在的青年低头族、不问世事,冷漠,交际能力差时,我又会疑问自己:这是不是我的偏见?人人有他生长的环境,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给予不同的教育,人与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偏见看世界,也许有人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整天幻想着回到那个满大街都是诗人的80年代,也许有人一心想穿越到遍地是大师的民国,也许有人还想的更远,相与苏轼黄庭坚神交。
只是,到底什么是偏见,什么才是正确的看法,当代的青年到底是怎样的?是自私、不善言谈?还是独立,可当大任?偏见太多,终究是千人千面。但我始终认为,这一代的知识水平,终究是超出前辈太多,他们大多接受到正规的教育,有良好的素质,但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无可避免的成为一个越缩越小的圆,圆的外面是更广阔的无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