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两周有余,由于这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所以都在争分夺秒地赶课。现在带两个班的我更是一刻都不敢松懈,自以为该做的都做了,剩下就是学生自己的消化和理解了。
今天早自习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书上全部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有些还贴上了便利贴,可见上课一直在做笔记,但我点一个学生回答讲过的问题时,她却久久不做声,我问她做笔记没有,她怯怯地说写了,可是找不到那句的答案了!我当场无语了,学了几节课,到最后就这成果?
下午改作业时,一个学生在答孙权的人物形象时写的是“足智多谋”,气得我不打一处来,因为我原原本本在黑板上板书过,我问他做笔记没有,他说写了,但书忘记带回家了,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就胡乱写一个和诸葛亮相近的品质。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猛然发现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滔滔不绝,学生也在忙着搬运进课本,看起来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啊,但学生到底搬多少知识进脑子里,由于课时紧张,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到考察时,一个个就像啥也没学过一样,这时才明白,我们一直在唱独角戏,偶有几个观众捧捧场,其他人则在麻木地忙碌地记着不知所云的台词。
我觉得这样的师生都是在假用功,可能有点偏激,但教师为了省力省时省心,很多时候就播放一下多媒体,甚至连下一页是什么内容都不知道。然后就是让学生抄满满当当的知识点,可能自己都不太明白,但还得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解说。虽然我现在很少使用课件,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文本。但我同样教一篇课文下来,也是抄个几黑板的知识点,时间是花了几节课,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说到底,自己的专业不自信及对应试的妥协,导致变成这样畸形的课堂。
学生的假用功现象更是显而易见,只是手在动,根本没带上脑子和心,永远做个被动的抄写者,不会质疑,不会追问,没有自己的观点,同样也没有真切的体会和启发,这样想想确实有点可怕,我们到底在为这个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啊?
回想过去有些国文课,教师只带着课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学生如痴如醉,收获颇丰,既有美文的享受,又受到情感道德的教化,一切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没有那么多的刻意为之,没有完美的课件资源,同样没有那么多的笔记重点,但还是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鉴于此,我们是不是该做一点减法呢?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先从让学生少做笔记开始吧!
解放双手,打破隔膜,共情共赏,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