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情绪管理,学会了述情,也能和别人共情了,但是不如意事依然常伴身侧,若心思总绕不过那丝丝缕缕,磕磕绊绊,前面几项修炼,也只算得上是三脚猫功夫,还需得学会“允许”,才不会在情感生活里躺坑。
允许,其实跟接纳和包容很相似,对生活中很多不如意的事,亲密的人的各种缺点,都能够包容和接纳,这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爱的能力,但同时,允许又不单单是这样。
在书中,赵老师是这样来区别允许和包容与接纳的。
包容的感觉好像是这件事情是不对的,只是因为我的心胸足够宽广,我容下了这件事情,接纳也有类似的感觉。
从这个意思来看,我能包容某些人某些事,说明我建立了正面的形象,有胸襟,有气度,反正在这个事上,我总是个好的,这里面有了一些主观的比对和判断。
怎么看出我能容人之不能呢?一定是通过一些比较,有人为的价值观判断才得出的。
而允许,这里却似乎意境更高一些。
允许的意思是说,我不去判断这些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也不需要把这些事情都装到自己的心里去,我只是允许这些事情以它本来的面目存在,不去做抗争,臣服于宇宙和自然规律中。在这个大规律中,它是大的,我是个小的,我允许它的存在。
我理解这个“允许”,是一种“流经、流淌”的感觉,它不是海纳百川,只是在自己的心里因缘聚合时恰好流经过,仅此而已。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它来了,它又走了,仅此而已。它发生,也就只是存在于发生的那一刻,对现在来说,它已经过去了,不必记挂,而是把精力和能量都用在如何应对它所留下的问题,造成的困难。
在书中,可以看出赵老师对“允许”这个态度和能力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允许问题的存在,那么,这个人不止会爱,而且还是很有智慧的。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在开头那部分,书中举了婆媳矛盾这个千古难题。书中这样分析道:婆媳关系不好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中间这个男人,作为媳妇的老公,婆婆的儿子,他允许不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因为这个问题本来就很难解决,婆媳两人一没血缘关系,二没深厚感情,有的只是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接而来的道德约束,还要争夺同一个男人的爱而产生的矛盾,所以关系不好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个男人不允许这个问题存在,那么在面对媳妇时会责怪媳妇不尊重长辈,面对婆婆时又责怪母亲不让着晚辈,导致最终左右为难,反而是关系更糟。
这番说道虽算不上特别严谨,但是却道出一个事实:允许问题存在本身,至少可以避免心的烦乱,再多生事端。
允许还有很多神奇发生。记得自己在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也尝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想着某人某事,同时跟自己说”我允许这件事的发生“,说三遍过后,真的能体会到由这件事带来的不太好的感受,有所减轻了。
书中的解释是,因为不允许的事情会占据人的心理资源,影响到心情,如果允许了,那么被占据的心理资源便能得到释放,使人变得轻松。
关于允许,还要说的最后一点是,它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工具,一种能让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提升、内心慢慢变强大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标准或者要求。”你允许了,就是对的,不允许就是错的“,这就又会回到是非对错上去了,做不到允许时,反而还增加人的自责。明白这点,就能明白,有时候”允许自己不允许,就是一种允许“。
要不要允许,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事。而我要说的是,不管你允许不允许,这件事都发生了,何不就允许了,起码能得个畅快,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