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奇葩说辩题:20岁,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该不该要?

专题: 哲思
作者:煦日仰光 时间:2021-03-09 16:36:32  阅读:292   网上投稿

人们所以负面情绪的源头是恐惧,它是消解一切认知和行为的破坏力量。而不害怕,人生才会精彩绝伦。

看到这道题,有些人天然选择要:一个机会啊,不要白不要啊。有些人天然选择不要:一夜成名,通常没有好下场。

你会选择哪个呢?我最初看到的时候,因为恐惧选择不要。

01 

我选择不要,是因为一夜成名,通常没有好下场。现在是一个资本操控流量的社会,资本想要谁红,谁就能红,资本撤走,换成另外一个主角,对于看客来说,无非是换了一个瓜,而对于被换下去的那个人来说,就是一切繁华转眼逝去,留下的一地鸡毛,这得需要多少时间消化,这可能会毁了他/她的一生。很可能还要忍受来自网民的人肉搜索、人身攻击。有多少人因此落魄不堪,因此抑郁,因此自杀。

这是我不同意的主要原因。对于名气,尤其是突然而来的名气,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操控和容纳,就有可能就被其反噬。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奇功-吸星大法,没有足够内力而偶得此功,反而会损伤自己的内力,甚至走火入魔。如果是我,我hold不住这股力量,我害怕自己反被其损害。

02

另外,通常一夜就成名的,都像是一个骗局,哪有人能一步登天呢?能一夜成名,就想骗爸妈买保健品的骗子一样,吃了就能治病。

有人说《奇葩说》在让很多人一夜成名,但那只是意味着你从知道我到不知道我只花了一夜的时间,不代表我成为现在的自己只需要一夜的时间。-席瑞

看见别人成名,却没有看到人背后默默耕耘,这是认知偏差。成名或成功,都是积累,是厚积薄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比一夜成名更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如罗曼·罗兰所说,“主要是成为伟大,而不是看起来伟大。”

同样,极其希望被世界看到的人,你如果不先看到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给予了自己肯定,那一夜扑面而来的名气将本就模糊不清的自己拍打的支离破碎。我们要做的不是扑向火焰,而是成为火焰。-小鹿

03 

名望是一种外部评价,追求外部评价而忽略自我内部需要,是一种自我消耗。我们经常听到智者对自卑的人说,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在乎别人的评价,就是想要讨好别人,而讨好别人总会失去自己。明星大张伟也说过,他曾经长期失眠,一直到有一天他不再在乎别人的评价的时候、不在乎粉丝喜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他才能睡觉了。成名,似乎是一种绑架,让人望而生畏。但导师蔡康永的对名气的解释,给我开阔了思路:

名气带来的压力,在于怎么看待它,如果你要那么忐忑,你要得失心很重,那就流量一少就担心,书一卖不好就担心……,那你担心不完了。你走进餐厅,别人叫了100万的酒,你只叫了1万的酒,那也要担心了。忐忑,你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自己解决,而交给时代给你解决,打算让老天给你解决,那办不到的。-蔡康永

03

这道题,还有一个隐含的定义:为什么这道题把时间设定在20岁?不是30岁?不是40岁、50岁、60岁……?

20岁,很多人还在上学吸收知识,为更好的明天努力储备,说直白一些就是尚未准备好进入社会。为什么是20岁?另一个隐含意义,就是,在某一个你认为自己尚未准备好的时候,该不该接受上天赐给你的一夜成名的机会。这时候,它成为一个主观题了,你认为你准备好了,就是准备好了,你认为没有准备好,就没有准备好。

而我似乎总认为还没有准备好,文章改了又改都不能满意;一直读书,总觉得还读的不够多,很多书还没看;职场上,专员做了很多年了,总感觉自己可以更好,只有更好了才可以竞争经理职位……我以为一直在等一个自己够资格的那一天,其实,这只是我对自我不认可的自卑表现,是脱离了客观的自我否定。潜意识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值得更好的待遇、更好的机遇、更好的社会认可,所谓准备好那一天似乎永远不会来。

而真实世界是,只要还没有比赛,你一直在准备;只要没有dead line,你就一直在准备;只要不去尝试机会,你就永远没有准备好。

机会跟你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能力都没有关系,没有什么时候是准备好的,这只是一个机会而已。-薛兆丰

由于,我们过分在于失败之后的恐惧,不管面对的是什么,都想选择安于现状。因为害怕,我们不敢尝试;因为恐惧,我们时常找各种理由退缩。

04

机会不是上天给的,是一次一次试出来的。题目中,“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他没有说一定会一夜成名,只是说有这么一个机会,没有给出结果,这个机会你要不要。

当我把注意力从“一夜成名”转移到“机会”的时候,我明白了我为什么当初会拒绝。我当初选择No,是对成名的恐惧,是给这个机会的结果做了预先设定,这个机会就一定能实现“一夜成名”。事实上,不一定。

蔡康永说,机会不是想抓就能抓得住的东西,也不是抓住一个机会就能成功;机会是试出来的,试了无数次才成功。

机会不是像传说中你眼光锐利就能抓得住的那个机会。我采访过所有很多杰出人士,他们都一试再试,试了二三十次,狼狈得要命,然后终于试到了一个东西,然后可以做,做,做成了之后被别人描述说,这个人眼光锐利,抓住了这次机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是吹牛。他是试了无数次,成功一次,那个机会不是抓住,是被他试出来的。-蔡康永

05

总结,

制作人马东说:奇葩说的辩论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辩手们在场下会有很多的观点共享,他们不单纯以胜负作为自己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智慧的共享,并且在共享的前提下,追求谁能把智慧的高点摸得更高。

跟随着这一场辩论,我的观点也在来回变动,进行了一场自我认知和事物认知的奇妙旅行。到最后,对于我个人,我会选择要这个机会,因为不害怕,人生才精彩绝伦,我想要人生精彩。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