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孩子的独立性是他在性格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家长必须让孩子学习独立,而这种独立并不仅仅表现为孩子可以单独完成某项任务。独立性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首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是将事情做成的能力,最终是在得到结果之后的反思能力。在许多孩子的思维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总有一张王牌可以在最后出现,这就是孩子在潜意识中对家长的依赖。一旦孩子这种思维模式得以固化,那么这个家长可能是家长自己,可能是老师,可能是工作中的老板,也可能是周围人的意见。今天许多人为钱所困,为了“财务自由”而陷入更大程度的不自由,并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经济需求,而主要是因为周围人的意见。许多人都或多或少有这种依赖式思维,但成长的标志就是能够从思维中做自己的主人,让自己的思维独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主奴关系是历史悠久的社会关系,而且主奴思维是存在时间更长、存在范围更大、存在形式更隐蔽的一种意识形态。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主人,而许多孩子对家长的依赖也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奴隶。人类的进步,总需要有一部分人能够独立思考,主宰自己的命运,也让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物质存在都产生质的飞跃。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习独立呢?
首先,家长需要学习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并且认识到孩子未来的人生目标是多样性的,而不是单一的,更不是由家长设定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也有他独特的天赋与使命,而这些重要的功课都需要由他自己来完成。换句话说,孩子需要认识他自己。只有家长真正具有这种意识,这种意识才有可能感染孩子,让孩子能够从意识中彻底独立。
其次,家长需要让孩子练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拿主意。家长并不是不顾现实情况,走到一边去,让孩子自己做这做那。相反,家长需要付出时间,了解孩子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和他一起分析决策中需要面临的种种情况,和孩子感同身受,给他一些建议,但最终让他学习逐渐由自己做决定。家长,从主导者逐渐过渡为教练,从教练过渡至参谋,从参谋过渡至同伴,从同伴过渡至陪伴者。
第三,家长需要谨慎给出对孩子的反馈建议。家长对孩子过多地指摘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让他过分敏感,具有不必要的犯错成本意识,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对家长更多的依赖。同时,家长的表扬也要尽可能客观和具体。家长对孩子的赞美,是赞美孩子的某种品质或行为,而不是笼统地夸奖他的天赋。前者让孩子可以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优势,后者只会让孩子盲目乐观或骄傲自负。许多时候,赞美比指责有着更多强加的成分。实事求是,是家长对孩子反馈中的基本原则。但是,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鼓励总是最有价值的态度。孩子犯了错,鼓励可以让他面对现实,从失败中学习反思。孩子取得了成绩,鼓励可以让他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挥自己优势中所蕴藏的潜能。鼓励是一种正能量,而正能量是孕育独立性的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一出生,家长必须事无巨细地照料孩子。逐渐地,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心智上的劳动,逐步减少纯粹体力上的机械劳动。家长所期待的结果,是孩子能够承袭家长所有积累下来的具体特质,让这些特质消融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中。
文章全部内容皆为原创。欢迎分享,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请勿擅自修改任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