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当前位置: 石岩磊/学史明理 > 正文

石岩磊/学史明理

专题: 石岩磊作家
作者:石岩磊简书 时间:2021-03-07 22:30:50  阅读:282   网上投稿

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100)

后记:学史明理

文/石岩磊


虽说以前我曾走马观花式地读过几本历史书,但所学到的东西大多支离破碎不系统,如一团乱麻般塞在脑子里,总想很好地梳理梳理。3个月前我忽然冒出个想法,不如以写促学,通过描绘成语典故和历史故事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串联起来,以时间为轴,以君王为结,较为清晰地展现主流朝代的更迭状况。没想到一口气竟然凑到了一百期,冥冥之中似乎预示着圆满,而更令自己倍感欣喜的是,拨开重重历史烟云,我收获了几点全新的体会。

一是自古“帝王”出少年。在几百个古代皇帝中,幼年登基的不乏其人,而汉殇帝刘隆更是刚满百天便做了皇上。其中也涌现出许多少年英雄,比如嬴政13岁即秦王位,19岁亲政后就除掉嫪毐、吕不韦,汉昭帝刘弗陵14岁时淡定自若地处理了上官桀谋反事件,康熙帝16岁设计除鳌拜等等,而且他们的年龄都是指虚岁。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吗?其实不然,帝王的少年老成更多是出于皇位的磨练,在血雨腥风的耳濡目染中,他们的心智会极速提升,以适应你死我活的险恶环境。

二是禅位制实为牌坊婊子。王莽篡汉、曹魏代汉、西晋替魏以及南朝大变局中,禅位成了改朝换代时冠冕堂皇的礼仪,再三谦让后新帝才半推半就地即位,但仍难掩其篡夺皇位的卑劣行径,恰如鲁迅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封建礼教暗藏着吃人的本质。下台的旧皇上大多没能善终,不是被残害致死,便是抑郁而终,而且伴有新皇帝对前朝皇族的彻底清洗。即使是同朝代中的禅让也充满着奸诈与无奈,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传位给太子李亨,实际上是李亨夺权,宋徽宗让位给宋钦宗,是因为赵佶不想当亡国之君。

三是皇家多疑云。有关帝王的传闻众说纷纭,还有很多成了千古谜团,而且主要集中在登基与死亡之谜上。像胡亥、赵光义、皇太极、雍正等的即位都有诸多疑云待解,而赵匡胤的死因、朱允炆的下落、皇太极的暴毙等等也是疑窦丛生。按理说皇上的饮食起居都有详细记录,就连他们宠幸宫女也会做专门的实录,为何继位和驾崩这样的大事反而含糊不清了呢?无非是继任者故意混淆了视听而已,历史不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吗?何况档案资料很容易被篡改。


无论是君王中的有为少年,还是伪善的禅位制,抑或是皇宫里的种种疑案,只要拿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去审视便可迎刃而解,高高在上的皇帝没有超能力,他们在人性上与平民百姓并无二致,只是与生俱来的平台令其有了得天独厚的权威罢了,组织才干强悍的做出了丰功伟绩,艺术细胞丰富的多误国害民,动手能力强的往往成了败国之君。正是基于此,我在讲故事的同时,把这些感受揉进文字里,力求每期都以不同的视角,呈现一幅生动活泼的历史画卷,而不是简单地复述教科书。

马未都讲:“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此话有理,历史之所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在于每个人都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写史、读史,真相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也无需探究其绝对的真实性,只要从中能得到有益的收获便足矣。而我在这100天的整理史料中受益匪浅,一方面来自下笔成文时的酣畅淋漓,另外一方面源于大家伙热情的关注与真诚的关心,许多网友说他们像“追剧”般跟着我一起学历史,还有一些朋友认真地指出了文中的错误,我除了感激便是感谢,衷心地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将继续努力为大家奉上更多用心之作。

      2021.3.8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