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过晚饭之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桌子上摆着切好的水果,扭过头才发现,厨房里只有妈妈一个人收拾。
我慢慢走到厨房门口,“洗这么多碗筷啊,大家都在看电视呢!”
“嫁人了是这样的,等你以后嫁人了也是这样。”妈妈边擦着盘子温柔地笑笑。
很多“女孩子该知道的道理”都是在妈妈这里知道的,比如到了男朋友家里要帮忙做饭、收拾碗筷会赢的对方父母的好感,下班回来做好饭菜能让丈夫很满意等等。
也有很多事情是在妈妈身上看到的,很小我就知道,结了婚大年三十不能回娘家,年初二才可以;当回到家外婆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来了”,而不是,“你回来了”。家里招待亲戚时,妈妈往往做一桌丰盛的午餐,但也只能最后匆匆吃两口便去招呼客人。
说着说着,我拉起袖子要帮忙,她却抬手制止了我。
“别沾手了,再把你衣服弄湿了。”
“你不是刚刚还说要我勤快点吗?”
“在我这里,什么都不用你做,去到别人那儿就不一样啦!所以啊,还是当妈妈的女儿好啊,能多当一天女儿就多一天吧!”
都说女生长大之后是没有家的,在婆家是外人,娘家成为了客人,我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但看到妈妈即使回到曾经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却带着疏离的客客气气:
“你们先歇着,我去多买点菜!”
“不用了,我们还有事,待一会儿就走了!”
会觉得,结了婚的女性,确确实实是失去了一些东西的。当她不再只是“女儿”,而是成为了“妻子”、“媳妇”、“妈妈”,她也永远失去了“只有一个身份”的轻松和自由。
想到这里,我也理解现在很多女孩对婚姻的向往并不是那么强烈了,所追寻的爱情在生活面前,可能会发现也不过如此。
之前听到朋友诉苦,我才发现,原来两个人携手过一辈子.,真的挺不容易的。
“过几天是你的生日了,自己挑一个礼物,刷我的卡。”
他总是这样,从来花钱不费心,也不明白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都说没有物质保障的爱情是悲惨的,但有了物质保障,没有爱情也不会顺利。
傅首尔曾经在一次辩论中说:“我知道他依然爱着我,但没有之前那么喜欢我了,我知道,但是我没办法。打拼了这么多年,我终于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可我没问过你一句,这是你想要的吗?”
生活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第一次有了新的想法,是在朋友聚会的轰趴馆里,我和另一个女生在客厅看电影,一回头撇到了厨房里几个男生忙碌的身影。可能从小到大看到灶台前都是女性,所以看到这一幕,我把它当作了“历史性的一幕”记了下来。
或许,从那一刻开始,我也对“嫁人之后的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期待。这份期待无关男权女权,只是希望有些一直流传下来、但没那么合理的规矩,能够慢慢淡化。
可能两个人的生活,并不只是你赚钱,我看家。而是我做饭,你收拾;今天我拖地,明天你来。两个人相互配合,把双方简单的当成“人”,而不是“男人”、“女人” 。
开头妈妈说的“嫁了人是这样的”,其实究竟是怎样的,还是我们自己来决定。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窥见未来,希望厨房里,不再只有一个忙碌的身影,而是两个独立、平等、又相互依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