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受被放大的今天,宏大叙事的潮流似乎被时代所摒弃,读过许倬云先生的著作,相信读者会有所转变。
《许倬云说美国》从地理、文化、宗教族群、产业、城乡、阶级、政治、军事到帝国事业各种角度,梳理美国近三百年的历史脉络,来回答几代华人留美精英心头的共同疑惑,同时也为我们对美国民主的理解进一步祛昧。
许倬云曾在《十三邀》访谈中说过“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这可不是大话,许先生1930年出生于江南世族大家,是生长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的人物。1957年许倬云从台湾跨洋到美国求学,之后任教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近距离观察研究并见证了美国社会已一甲子,他以外乡人清醒的眼光审视美国社会,观察美国力量的衍生,超越我们所未见。
美国立国是二百五十万欧洲白人进入这片天选之地,掳掠、奴役两千五百万的非洲人,几乎逐灭了五千万原住民,构建以白人优越感为伊始的国家。经过历史上三次大移民潮及其发展,美国形成一个“大熔炉”,曾经坚持将许多不同来源的人民融合成一个整体,但“实际的情况则是,新来的人都是被融合于以英语为国语的文化,而各种族群自己带来的文化成分,仍旧隐藏在各自社区之内。”从欧洲进入的白人依据先来后到,占据了美国上层的绝大部分资源,出现了美国政治的“婆罗门家族”。而亚洲移民、西语系和非裔等其他族群由于入场较晚,也只能居于弱势。财富上层集中,财富与权力合二为一,阶层的固化随着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进一步的夯实,为如今美国的社会的撕裂埋下祸端。
美国优越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依靠高度工业化以及科技研究成果带来,在工业革命涌现出的中产阶级也被新一轮的时代潮流所裂解: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和传统经济结构下的蓝领技工、农业和商业基层员工以及公私机关文员。后者因为教育程度较低无法与“机器人”抗争被新出现的产业结构挤落到贫困线,他们迫于生计,把选票投给了“投其所好”的特朗普。
许先生说比人稍微长一点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是经济,而文化仅稍次于自然,乃是万年鉴。美国文化脉络是“神”的隐退——个人主义为主体,曾经以追求个人平等自由为理想所建立的国家,也是无数个像许先生一样的精英怀着憧憬,盼望这个人类第一次以崇高理想作为立国原则的新国家,能够落实人类的梦想。然众观美国今天,国家的分裂,城乡的分离,社会的分化,人群的离散,最后个人陷入“粒子化”,许先生在字里行间难掩沉重之情。
美国民主灯塔已然坍塌了吗?美国的民主是否正在死亡?美国社会究竟该走向何方?
许先生认为美国政体在设计之初就预设了补救之道——两条路:一个是上层往下通,一个是下层往上合。
历史总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不是吗?
《许倬云说美国》着重在“说”,虽是宏大叙事,却说的通俗易懂,加上其结构体系完整干净利落,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