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成语典故 讲历史故事(96)
内忧外患,咸丰贪欢
文/石岩磊
纵观大清朝历任帝王,咸丰皇帝奕詝可谓是命运最不济的一位,在他执政的11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南方风起云涌,把腐朽的封建王朝击得千疮百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将奕詝推上了万劫不复的风口浪尖,他被无可辩驳地钉在了民族罪人的耻辱柱上。而实质上,咸丰帝纯属是在替前任君王们受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进一步加大了对民众的横征暴敛,同时,国门洞开使得国外廉价的工业品大量涌入,严重地冲击了国内小手工业者的饭碗,民不聊生引发了多地的反清运动,洪秀全发动的“金田起义”便是其中一例。他领导的义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于1853年打下南京,并在此定都,但由于领导层耽于享乐,内部又相互倾轧,最终奠定了失败的结局。
这场横扫半个中国的运动,彻底揭开了清王朝腐败无能的老底,曾经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已蜕化为整日只知吞云吐雾的弱旅,与农民军交手时一触即溃,咸丰帝不得不鼓励各地大搞团练,依靠地方武装绞杀起义军,曾国藩拉起的湘军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围剿太平天国的主力。就在内忧搞得奕詝焦头烂额之际,外患又起,更是令其心力交瘁。
1856年,英法两国因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鸦片走私合法化等要求遭到咸丰帝的拒绝而再生战事,强迫清廷签订了《天津条约》。而随着森格林沁在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奕詝一下子来了精神,尽毁前约,西方列强恼羞成怒,集结大部队直取京师。咸丰帝又吓破了胆,仓皇逃往承德避难,留下弟弟奕訢与敌谈判,最后签订了更加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与《瑷珲条约》。正是在此期间,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大肆劫掠之后将其付之一炬。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为这起人类浩劫痛心不已,可咸丰帝却在避暑山庄玩得不亦乐乎。他不但日日携妃嫔游园寄情于声色,而且戏瘾大发,把一个戏班征召到承德,上午点“花唱”,下午要“清唱”,在咿咿呀呀的轻歌曼舞中醉生梦死,在吸食鸦片的幻觉里麻醉偷生。1861年,31岁的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一命呜呼。
而他留下的最大遗产便是催生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其中既有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大批汉臣,他们成了日后变法图强的主流砥柱,也有一位横空出世的女强人,她便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其成为了满清后期的真正掌权人,这肯定不是奕詝所能预料得到的,而让其始料不及的还有自己悲催的一生。
置身于行将沉没的清王朝这艘破船之上,咸丰帝虽然也曾进行过变革,也曾选择过抗争,但都无济于事无功而返,既是他能力有限所致,更是历史螺旋上升的必然。鸡蛋从内部被打烂叫破壳新生,从外部被挤碎可视作涅槃重生,尽管伴随着巨大的痛苦,满含惨不忍睹的悲怆,可终会有人振臂呐喊唤醒沉睡的民众,会有人义无反顾地踏出一条新路。然而黎明前的黑暗总是让人不忍直视,但又无法回避,我们仍要继续读后面几位帝王的故事。
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