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倒计时97天 <元宵>
元宵节那日,想起父亲爱吃酒酿汤圆。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传统,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过完元宵节,年味就算消散了。奇怪的是,忆起年味总是想起以前的往事而不是眼前的事情。
当然,总有一天当下的年味会再被想起,是那种夹杂着思念的特有的味道。翻出一篇旧作,与今年的新年作别。
《关于年味的回忆——蒸糕》
2014年1月28日
今天听广播聊到“准备年货”,从儿提时的回忆延续到如今五花八门的货品,勾起了我关于年货的回忆。童年里关于准备年货的记忆虽然简单,但是极其深刻,尤其是蒸糕。
俗话说,过年吃年糕,盼着节节高。对于父辈人来说,春节过年期间,蒸糕是必不可少的。大约每年廿四夜前后,爸爸就为蒸糕张罗开了,加工面粉,剥红枣核……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糕即将出笼的场景。
我们家以前的厨房是小楼后面的小屋,俗称“灶僻间”, 两扇古色古香的小窗户开着,照进来的阳光把小屋晒得暖洋洋的。窗户下是一张长条桌,桌上放着各种食材,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土灶上摆放着蒸笼,爸爸慢慢地往笼屉里添加糯米粉,铺上一些红枣或者葡萄干,再垫上糯米粉,如此反复地铺上垫上……土灶后的鼓风机突突突地打着节奏,慢慢地氤氲着甜甜的糯米香。每当爸爸往笼屉里撒上红绿丝,白色的水蒸汽里便绽出我那张绯红喜悦的脸庞,因为我知道该是出笼的时候了。
只听爸爸哎哟吼上一声,一屉新鲜出笼、冒着白气的蒸糕翻盖上了长条桌,他慢慢抖动着笼屉把糕倒出,接着用毛巾把蒸糕按压成型。而我则迫不及待地拿来了“鞋底线”在一旁反复追问:“好了没?”“能吃了吗?”口水恨不得随着眼睛寻找那片“含金量”最高的区域,然后逮住不放。
其实,我被赏到也就是那么一小块!朴实的父母既重感情也要面子,这笼夹着红枣或者葡萄干的糕是用来送亲戚的。而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灶僻间,往笼屉里倒入糯米粉准备蒸的是没有添加料的白糕。白糕虽比不得红枣糕香甜,但爸爸将他们切成小块放入酒酿里一煮,这香糯可口绝对不差一丝一毫。
现在的蒸糕品种繁多,且一年到头都能买到。但是,当我今天回想起蒸糕,显然当年期盼过年的那份愉悦透过那一碗碗酒酿糕汤延续到了今天。而且,透过那笼我只能尝一小块解馋的红枣糕,我不再简单地认为父母重感情要面子,我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以及不管如何艰辛都能有情有义的那份面对!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慢慢缺失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