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从《论语》中看孝道(下)。
壹 孝是内心有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注释】
①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堰,字子游,吴人。在“四科十哲”中属“文学”(见《论语·先进》)。
②是谓能养:孔子认为世俗普遍认为有能力供养父母就是孝顺。
③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起同一件事。
④何以别乎:以何别乎,别,分开,区分。乎,句末语气词。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先生说,“现在人只把养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心,又在何处做分别啊!”
【讲解】
孟子认为,养着人却不爱人,就和养猪没有什么分别(食而不爱,豕交之也),爱着人却不敬爱他,就和养着兽畜没有区别(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确实如此,正心诚意是我们做人的标准之一,如果心不正,就很难敬爱,如果没有一颗敬爱父母的心,那就很难算是发自内心的孝了(联系第一回里,我们说的“本立而道生”来理解,看看能理解出什么不一样的呢?)。
但是也有人质疑孟子,认为他用言过激,人是不能同牲畜在一起比较的,但是人和动物最深处的区别就是在思想上的的不同,人约束自己,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也正是人的高尚之处。
胡寅认为,世俗的人侍奉父母亲人,都认为有能力养着父母就够了,但是光是养着父母,就会渐渐无认为自己把父母的恩情都报答了,也就会渐渐流于不敬,这样就是过错了(世俗至亲,能养足矣。狎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时候和父母产生了分歧,就要多提醒自己,父母于我们,不只是养了我们,更是用心对待我们,耐心陪伴我们成长,哪怕有了小小的分歧,或是父母哪里做的不够好了,在这份恩情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贰 孝是和颜悦色对待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注释】
①色:指敬爱和悦的态度。
②服:执行,做。
③先生撰:先生,指年长的人。撰,吃喝。
④曾:乃,竟。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长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讲解】
《小戴·祭法》中认为,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是孝顺的人,一定是有和气在心中的,有和气在心的人,一定是面目愉悦的,面目愉悦的人,容貌看起来一定是很温和的,所以在侍奉父母亲人的时候,只有保持面目和悦是最难的。
《小戴记·曲礼》有云:“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能在无形中体会父母之意,才是孝。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人的面色,就是他内心的真情流露,我们说的“色难”,其实也就是“心难”,所以和颜悦色的与父母双亲相处,也就是心敬的外在表现。(联系上面那一面中的“不敬,何以别乎?”来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叁 孝是挂念父母之心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所往。” ——《论语·里仁》
【注释】
①游:游历,外出求学或求官。
②方:去向。
【译文】
先生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
【讲解】
学习这一篇,我们应该体谅古人的情况。古时候交通不便,音讯难达,如果父母召之不得,就可能会错过父母最后的消息(将遗父母终天之恨),孝子顾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尽量的不远游。但是古时学而优则仕,科举做官、谋划事业是需要出门在外历练的,所以若遇不得已的时候,就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去的方向。
现在我们交通发达,互联网微信普及,看似天涯若比邻,但是孩子出门在外,父母还是会意恐迟迟归,时常思念牵挂。所以我们在外地上学上班的时候,应当时常报个平安,以慰父母思念之心。
参考资料:《论语(中华书局)》、《论语新解》(钱穆)、《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作者: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