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1993年台湾电视剧《包青天》风靡海峡两岸。威风凛凛的包拯端坐高堂之上,一声“开斩”令下,无论皇亲国戚,还是邪恶之徒,都命丧铡刀之下。他一生都在为百姓申冤,惩恶扬善,所以百姓们都非常喜欢他,所以很多人就给他叫包青天,青天大老爷。
剧中,包拯是“黑面”,而且额头有个月牙。传说包青天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在人间审案查案,也可以在阴间伸冤辩白,可日断阳,夜断阴,但是他凡人之躯这样天天无间隙的阴阳两界跑,需要一个阴间的通行证,所以,这个月牙就是一个通行证的作用,阴间的小鬼一看到这样的人就知道他是谁,便不敢怠慢,赶紧安排座位开审,就使得包青天在阴阳两界穿行无阻。
民间传说中,包公的故事更多,什么狸猫换太子、龙头铡、虎头铡、杀陈世美、斩鲁斋郎、打龙袍、斩包冕,在戏曲小说里包拯早已被树立成一个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断案如神的黑脸斗士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在现在社会,真实太、太……太TM需要了。
经常关注我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我最近在阅读的是《中国家训史》,其中包拯的家训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意思是告诫为官的子孙不得贪赃枉法。如果不服从训诫,活着不许进入家门,死后不得葬人祖坟之中,这种惩罚是古代对不肖子弟的一种最严厉的惩罚。
这短短几十个字的家训,是家训史上最短的一篇,其作用之大和影响之久远是许多长篇家所不可比拟的。据《包拯遗风今犹在》介绍,在包拯的老家安徽省肥东县大包村三百多户、一千五百多人的包氏后代中,没有贪赃枉法或者因犯罪被关押的;包家后代无论是在外面做事的,还是在家种地的,都谨遵包公家训,以此作为处世、为人之本。
简短的家训,不留情面,跟传说中严肃、不苟言笑的包拯形象一致。这引起了我对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的兴趣,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什么样的呢?
我首先查阅的资料是《宋史·包拯传》,这份传记极简单的记录了包拯的生平,以下引号内加粗的字体即为原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二十八岁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管理天长县。
《宋史·包拯传》中只记录了他断案的一个故事: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宋史·包拯传》原文“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不久拜监察御史裹行,改监察御史。 “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四十四岁的包拯已经是监察御史了,这个职务需要很高的自律性,因为很多犯了错误的人都想要通过贿赂监察御史来包庇自己的错误。稍有不妥可能就会误入歧途。所以,还算是一个高危职务。
包拯不徇私情,那些前来贿赂的人通常情况下都会吃到闭门羹,包拯是有一说一的人,并不会因为什么高官送了什么珍宝就会轻易妥协的人。
包拯“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 即: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多又依次递上唐魏郑公的三条奏疏,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等等……“朝廷多施行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为官,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同时,推行“忠恕”,所以,人们称赞他是“爱民如子的清官”。
原文:“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翻译: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文章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在为官方面,真实的包拯跟传说的“包青天”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在《宋史·包拯传》中,还有一段记录,说的是包拯晚年升任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上奏说:“太子空缺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很担忧,陛下长时间犹豫不决,这是为什么?”仁宗说:“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呢?”
包拯说:“微臣我没什么才能而担任朝廷官职,之所以请求皇上预立太子,是为国家长远着想。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是怀疑我啊。我已年届七十,又没有儿子,并不是谋求好处的人。”皇帝高兴地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件事的。”
包拯在六十四岁时,因病去世。文中,可能是包拯60多岁的时候,他说自己没有儿子。这件事情成功的勾起了八卦的心理,于是,开始搜罗包大人生活方面的事迹。
戏剧、评书等文艺作品曾把包拯说成是从小没了爹娘,是兄嫂养大的苦孩子。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任职刑部侍郎。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
包拯有两个哥哥,大哥包莹、二哥包颖均过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传宗接代的独苗。
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余年不离开家乡,父母去世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
包拯有过两妻一妾,原配夫人李氏,在嫁给包拯一年后,不幸红颜早逝,没能为包拯留下一儿半女。
李氏去世后,包拯又娶了一个妻子董氏,以及董氏的陪嫁丫鬟孙氏为妾。董氏非常贤德,颇有大家风范。她不但孝敬公婆,相夫教子,还经常为包拯排忧解难,成为包拯身后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董氏为包拯生下来一儿二女。长子包繶[yì]娶崔氏为妻,两个女儿先后出嫁生活,还算富足平静。
包繶从小就很聪明,很像他的父亲。19岁时,他与淮阳崔氏结婚,而且还谋了个太常寺的官职。然而,不幸的是,包繶成婚刚满两年,就因病去世。几年后,包繶年仅五岁的儿子包文辅,也夭折去世。
这对包拯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他不但失去了儿子,还失去了孙子。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妻子董氏更是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而包拯的儿媳妇崔氏同样悲痛欲绝,不过,崔氏强压着心中的悲痛,一如既往的孝敬公婆尽心侍奉病倒在床上的婆婆。
包拯不忍心看着儿媳崔氏孤苦伶仃过一辈子,就劝她改嫁。恰逢此时崔氏的母亲也赶到包家,准备将女儿领回。当包拯夫妇把这一决定告诉崔氏时,遭到了崔氏的拼死拒绝。《崔氏墓志铭》记载:“(崔氏)蓬首雨泣,以死自誓,遂尽志以孝养。”意思是说,崔氏哭得像下雨一样,发誓说,如果让她回娘家,她就要当场死掉,她要终其一生侍奉二老。于是,包拯夫妇答应了崔氏的要求。
日子这样过着,直到包拯59岁那年,有一种说法是,包拯觉得延续香火无望,就把他的小妾孙氏送回了娘家,颐养天年。另一种说法是,孙氏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所以包拯赶她回娘家。临走之时,孙氏已有身孕。包拯的儿媳妇崔氏是知道的。第一种说法,崔氏因为考虑到孙氏一路舟车劳顿,身体不好的孙氏已经非常虚弱,为了不让孙氏受到过多打扰,所以把孙氏怀孕的事情隐瞒了下来。第二种说法,因为犯错,所以要等合适的时间说出来。所以,崔氏经常暗中帮助孙氏。之后孙氏顺利产下一男婴。
在包拯60大寿这天,崔氏把这个男孩抱回了包家,当面交给包拯,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告了包拯夫妇。包拯大喜过望,开怀大笑,随即为孩子取名为包绶((shòu)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孩子,幼名包綖(yán),长大后崔氏为其改名叫包绶。总之,包綖、包绶是同一个人。
四年后,包拯去世,弥留之际,他把五岁的包绶叫到病榻前,立下了前文所说的包拯遗嘱(几十字的家训)。包拯夫妇相继去世后,崔氏俨然成了包绶的母亲。不但将其抚养成人,更是找人教授其学业,帮他成家立业,直到包绶入朝为官。包绶为官同样清廉,完全继承了其父遗志,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得到了“名臣之后,得是举,宜矣!”的赞誉,而这一切崔氏居功至伟。
崔氏对小叔子包绶视若己出,抚养他长大成人,包绶对嫂子“以母礼侍之”,称呼嫂子为“嫂娘”。
后人把这段历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讹传讹,包拯就被传言说成是个没娘的孩子了。
那么,包拯的长相呢?是不是跟传说中一样?
细查典籍,关于包拯的长相,史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包拯的后人包训安叙述,在包拯过六十大寿时,包拯的学生颜查散曾为他画过一幅画像。
那副画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绘制而成,整幅画高两米出头,宽一米二,画中的包公身高一米六五左右,其肤色等均与常人无异。
除了包家后代口述,画家画的那副画之外,在合肥,还收藏了三个版本的包公像。一幅是梁启超的《饮冰室集》里收藏的;一幅是《清代话本·历代名臣画像集》里收录的。还有一副就是下图,陈列于故宫博物院南熏殿内,复制品陈列在安徽省博物馆内。这四幅画像虽然产生在不同年代,但每一幅上的人物形象都基本一致。
除此之外,在合肥市的包公祠中,包拯也是一副清瘦矍铄的士大夫形象,与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也大为不同。
那么包拯为何成了黑脸的形象?这还得从京剧说起。京剧常常通过脸谱来表示人物形象,而在京剧中,白脸代表奸诈;黑脸,常常用来塑造严肃,刚正的形象。所以它一般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
而包拯在为官期间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且不附权贵,多次弹劾朝中贪官污吏,所以在京剧中,包拯自然以黑脸著称。包拯“黑脸”的形象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关于额头的月牙……当然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即便有月牙,也不会在这个空间显示出来。历史上,特异功能的事情,史书上记载的很多。现在图书馆都还没有开门,我也只是通过网络筛选了一些相对可靠的信息,这个“月牙”,我还没有找到可靠的说法。等将来有机缘,我整理出来,再给各位看官汇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