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我们能找到关于他最早的资料,无非就是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面的记载: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子思是谁?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子思并没有向爷爷孔子学习,而是向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给子思,子思写了四书里面的《中庸》。然后孟子并没有向子思学习,甚至并没有向子思学习,而是向子思的门人学习,这个门人是谁,没有记载。但是,他能教出一个如此优秀的学生,也是终身无憾了。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
应该是本书游说齐国和游说魏国的那一部分。他的母亲让他专心学习,是为了避免孟子做一些低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并且当祸乱来临的时候你也不会有解决的方法。那么,在孟子的那个时代,天下大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也怪不得景春会认为张仪、公孙衍这样的纵横家才是大丈夫。当时战国中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也难怪魏惠王一见面就问孟子:“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我魏国,应该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实际的利益吧?”这应该是很多国君想要的答案,在此时此刻说仁义,言必称尧舜,未免有些曲高和寡。不被采纳之后,孟子接下来,整理诗书,传达仲尼学说,直至寿终。
孟子,距今已经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孟子的头衔有很多:
宋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宋朝:元丰六年,宋神宗封孟子为邹国公;
元朝:至顺元年,元文宗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
明朝:嘉靖九年,明世宗封为亚圣,罢公爵;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我觉得,在孟子心里,也有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人民生活富裕,国家才能强盛富足。现在何尝不是这样呢?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就明白“民为邦本”这个道理,而如今我们走的,不正是孟子心中的大道吗?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是他衡量是否实现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标准。孟子一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也一定是一个意志坚定地学者。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努力,也知道自己人生信条在哪里。他超越了时代,他也领先了时代,他的智慧,他的思想,就算时光荏苒,朝代变迁,只要认识到人民重要性的,就可以长治久安;没有认识到人民重要性的,很快就会国破家亡。这就是孟子千百年来被人尊崇,长久不衰的核心所在。
孔子说自己是“丧家之犬”,在我看来,孟子是一个落魄的教书匠而已。
西汉司马迁说: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司马迁认为“趋利之心”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又说“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矛盾就是:利益人人都趋之若鹜,但是也是造成天下动乱的原因。这个命题就是人可不可以战胜自己的私欲。我觉得人的欲望,可以克制,不可以拒绝,这也是“天下大同”的最大阻碍,孟子他当时找不到办法,所以只能整理典籍,空守理想,大家能找到办法吗?我认为其实很简单,就是“克己”。
孟子也知道这个道理,然而他应该也认识到了人很难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