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当前位置: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 正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喜欢钓鱼和狩猎,他不但精通诗书礼义,还对骑马、射箭和音乐非常精通,并以此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艺的必修课。他钓鱼却从来不用渔网捕鱼,以示仁慈之心。他常和学生野外打猎,当太阳西沉,暮色降临时,便结束狩猎。孔子从来不射归宿的鸟,认为鸟儿夜盲,无法躲避侵袭,射之不忍。

听其言,观其行,是孔子评判一个人的基本方法。《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思想的真实记录。对于仁,孔子没有下定义,他的学生问仁,不同的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喜欢学习叙述古人的经典著作,却不著书立说。其所作《春秋》、《周易》,只是对古人著作的认真修订。他提倡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他的很多思想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付诸实施,因而只口头传教,而不著书立说,《论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他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因其智慧、博学,洞察人性与社会见解独到、精辟,世所罕见。其思想之所以广为传播,是因为反应了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仁”字上。

读《论语》如与友人促膝交谈,从孔夫子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这位智者真诚、随和。他从不掩饰否认自己的缺点,即便在学生面前,也是知错必改。有一次孔子在宋国见了国君的夫人南子,南子是一个风流成性深得国君宠爱的女人。学生子路听说后很不高兴,孔子放下老师的尊严,忙向子路解释:我要是有非分之想,让老天咒我。

余以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虽反映了孔子仁爱的思想,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毕竟钓也好,射也好,网也好,都是对生命的伤害,与仁很难挂钩,即便将网改钓,夜射改昼射,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对生命的伤害。然而,这种活动又因为人生存需要不得已而为之,圣人也感到无奈。故此,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实是不愿给后人留下言过其实的把柄。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