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师心自用
庄子认为,前述人的种种行为,都是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如同苏秦的嫂子前倨后恭一样。苏秦的嫂子前倨,是因为苏秦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后恭,则是因为季子位尊而多金。于是,人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成见来观察世界,观察他人,于是才有了这百千万种情态。而庄子自己则没有,于是庄子自问,难道是我一个人醉于这世上?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心就是主观之见;师,取法。知代,懂得变化更替的道理,代是更改、变化的意思;取是资证、取信的意思。未成乎心而有是非,即没有成见存乎心中的意思。“今日适越而昔至”是《庄子·天下》所列惠施“历物十事”之一。唐代成玄英说:“夫以今望昔,所以有今;以昔望今,所以有昔。而今自非今,何能有昔;昔自非昔,岂有今哉?既其无昔无今,故曰今日适越而昔来可也。”高亨《庄子今笺》认为:“自起行之时地言之,则称此日为今日,称此行为适越;自抵越之时地言之,则称此日为昔,称此行为来,名虽有今昔之异,而此曰未尝有二也;辞虽有适来之殊,而此行未尝有二也。名家因而同之,故日今日适越而昔来。”梁启超《庄子·天下篇释义》说:“方育今,已成昔,故今日适越亦可云昔来。”
庄子说,况且,人如果以自己的主观之见作为辨别是非的标准,那么,谁没有标准啊?一定是千人千标准,万人万标准。何必是懂得事物更替变化之理的人才有这个是非标准呢?即使是愚蠢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标准。如果说在人们的成见产生前就有一个是非标准存在,就跟说“今日适越而昔至”一样,真是太难理解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把不可能的事看成可能,而这种观点,即使是神明的大禹都不可能搞清楚,那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啊,不要以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