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唤醒创作力》的第3天,阅读内容是第3课:控制负面能量和第4课:与充满创意的自我充分联结。
任何想要表达创作的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既有自我怀疑,也有他人的不解。
但当我们不断地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外面,过分注重他人的评价时,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都怪他人”的思想误区。
就像我们了解关于原生家庭的知识,重要的是不用因为自己一直以来遇到的一些问题而怪罪自己,而不是把所有的锅都往原生家庭上推。
面对理想、爱好等不被家长、认为重要的人支持时,我们也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人生理想全都归咎于他人。
在创作上遇到的困惑,在通往的理想的道路遇到冷眼,这不是只有我们才会遇到的“不幸”。至少在阅读这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并不孤单,有很多人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因为自己的坚持而披荆斩棘最终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在他们一路走来的时光里,也少不了不被欣赏、不被看好。
正如李欣频老师常说的:“一朵花会因为没人欣赏而不开放吗?”
当然不会。
我们在了解了创作受阻的种种原因之后,不是就这样算了,而是要轻装上阵,继续努力去盛开。不为被人欣赏,就为全然盛开。
作者说:“生活是我们亲自锻造出来的。无论是认为有内在的神力,还是认为另有外在的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仰赖那股力量。”
“绝对不要问你是否能做某件事,应该说,我现在正在做这件事。然后系好安全带,让奇迹随之发生。”
比起怪这怪那,不如收起抱怨默默努力。默默地记晨间日记、好好地赴艺术家之约、老老实实地为自己的创作尽着哪怕最小的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主任威廉·戴蒙写了一本书叫《目标感》。其中有一章叫:超越急功近利的文化。里面提到的一些理念和《唤醒创作力》中我们再创作上遇到的一些心理阻碍的原因本质上是一致的。
戴蒙教授说:“年轻人寻找通往目标之路的最大障碍,是他们对渗透在文化讯息中的急功近利的接纳。颂扬‘迅速见效’和‘显耀成就’的流行文化,取代了诸如反思和内省这样的传统美德,后者曾一度被当作人类发展和教育的道德基本准则……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正在让位于一心只想获得物质回报和财务自由的渴望……因焦虑而想出来的短期策略,是无法孕育想象力和勇气的。”
我们在创作上的困惑其实还是我们有太多杂念,太过于急功近利。
我们没有真正沉浸在当下要做的事情上。没有专心眼前的这幅画、这篇文章、这首曲子、这本书、这段训练之中。
我们想的是,画完后别人会怎么评价我们,这篇文章写出去能不能成为爆款,这本书️有多少看完就用的干货,今天练了两个小时能瘦两斤不?
我们想立竿见影、立见成效。我们没有耐心等待一万小时。所以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批评的时候,就觉得接受不了,不是全盘否定,就是一概不听,要不就是立马放弃。但内定却不甘心。
我们就这样在各种纠结、拉扯之中浪费心力、浪费时间,虚度了原本可以用来创作的心流时间。
无论别人的意见怎样。我们先做出自己的作品来。而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们既要选择性听取意见内容,也要选择性审视提出意见的人。
就像我们去问一个没有半点生意经验的人,要不要创业、要不要从商一样。他如果只能说“无奸不商”,你也太老实了,做不了生意。
我们听听过就好了。即使提意见的是我们最亲的人。因为自己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巴菲特的孩子问他,他一定不会给这样的回答。
虽然言论自由,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对他人评头论足。但我们听的忍一定要心里像明镜一样。无论对方是谁,我们都要根据他的认知、他的学识、他的开放和包容程度、他的经历、他的能力、他的一技之长、他的学习和职业背景等等综合因素来为他的批评意见“加权”。
就像给一件工作评价赋分一样。不可能叫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当评委,也不会请没有专业知识、从业经历的人来的打分。而且不同层次的人的分数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领导、专家的分数含金量肯定比一般工作人员高。
作者也说:“身为艺术家,我们必须学会对评价进行辨识和筛选。批评的来源和批评的适时性同样重要。初稿只适合给最温和、最有洞察力的人看,通常只有艺术家才能看好那些处于胚芽状态中、尚未伸展枝茎的艺术作品。经验较少的人或者以过于严厉的批评视角去看作品的人,都不利于滋养艺术的萌发,反而会将它连根拔起。”
作者还鼓励我们:“记住,即使你的作品真的很糟,它也应该成为让你走向下一部作品的必要垫脚石。艺术成熟的过程是间歇性的,但它总是需要经历丑小鸭阶段。”
我们要做的,就是着眼长远、做好当下,不卑不亢、认认真真地做好手上的事。日拱一卒、以求寸进。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18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