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亦寒老师的Act正念疗法个案慧太有趣,真的就像看一部大片。
一开始,运动员表达了她的“悲惨的命运”——我感觉到恐惧,因为债务危机、工作未落实及作为后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等等让她愁眉不展。她的声音也是战战兢兢的。
工作的困扰:当她表达到一想到“我行业的顾客”或是听到“顾客”这两个字时就会感到恐惧、肚子疼。亦寒老师用了解离法:让她快速的念“我行业的顾客”,连续念40秒。念完问她什么感觉,她说听亦寒老师念感觉很喜庆,自己念完也感觉轻松。
把她所恐惧的念头从她心里抽出来。你不妨也试试?把自己一提到就不舒服的事拿出来快速念40秒,让它从你心里走出来。
恐惧问题:运动员说对她爸爸很恐惧,只要一听到“爸爸”或者“爸爸来了”就会很恐惧,看到爸爸打来的电话就会“吓尿”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时在电话亭要打电话给爸爸要生活费,整个过程都是发抖的。于是亦寒老师让她想象着前面是一个电视或电影屏幕,里面播着小运动员在电话亭前给爸爸打电话,并瑟瑟发抖(画面以观影的方式重现)。再问运动员感觉,运动员说看着屏幕上的小的自己,虽然没那么恐惧了,但肚子及肠道依然不舒服。于是亦寒老师让她想象成露天看电影的情景,电影布还会随风飘动。运动员说感觉自己很好笑,人家在演谍战片,她这个看的人却抽刀断水水更流、愁肠百结,让自己纠结难受,何必呢?然后又想到可能她的父亲也不是那种恐惧的人,她父亲从来没有不给她钱。而她从小就喜欢编故事,只不过是听别人说自己父亲不喜欢女孩子,就投射很多“坏人”的标签给父亲,长大后父亲又离婚重组家庭,感觉父亲抛弃糟糠之妻,太坏了……不断的编着父亲“坏”的故事,也从没跟当事人验证过。此刻感觉自己对父亲有太多的评判了。其实父亲经常夸她好、孝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给他那么多评判……
通过这一个体验,运动员发现自己的故事和父亲的差异那么大,自己对父亲的感觉是融合了自己想象的故事中的父亲。
亦寒老师又问:如果你把这些写成一个剧本会怎样?运动员说觉得很荒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本可以美好的时光 。没有觉知的时候,父亲是活在自己的想象当中。同样的,11岁的继女也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孩子会像自己小时候一样,会攻击自己,就对她有所防备。有这样的一份“知道”后,运动员的体感是肚子像麦田一样。
以上就是act接纳疗法,由角色的参与者变成观察者,从演员变成导演,去观察它,去了解它,看看有什么不同。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运动员认为是自己的不甘和嫉妒心在起作用——她的童年为什么要过的比自己幸福?于是就人为的去干预,不让她幸福。发觉是“不甘愿孩子或别人过的比自己好”阻碍了自己,让自己很无力,知道不应该嫉妒,不应该那样,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办。
亦寒老师又出招了,让运动员念:“我有一个想法,我不甘愿你们都过的比我好。”
念几遍之后,运动员说像是突然找到钥匙,想到这仅仅是一个想法,就解脱了。当她只表达“不甘愿他们比自己过的好”的时候,里面有份责备、有一份委屈。但当她表达“我有一个想法,我不甘愿你们过的比我好”的时候,这仅仅是一个想法,突然间就放松了。原来她把自己的那个想法当成真的,当成是恒久不变的事实。前面加上“我有一个想法”后,才发现,原来那些只是念头而已嘛……
亦寒老师继续引领:允许那些念头在你脑海里面来了又去,就像天空中的白云飘过来又飘过去……
一个多小时下来,用act接纳疗法把缠绕运动员的三个课题都松绑了。运动员的状态也从刚开始的无助到后面的绽放。赞叹!
种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