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存韩第二》之《上秦王书》试读(一)
《存韩》是《韩非子》系列作品的第二篇,同时也是一篇充满了争议的文章。只是与《初见秦》所涉及到的争议不同,有关本文的争论主要聚焦在其成型的时间上。其中一种看法认为,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
是年,当时与韩非一同受业于荀子门下的李斯,刚刚凭借《谏逐客书》取得了秦王的青睐,顺利地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为了向秦王展现自己的政治才能,同时也为了转移因内乱引发的国内矛盾、恫吓那些打算趁火打劫的列国,李斯建议秦王将下一步扩张的目标指向韩国,试图以灭韩的功业来为自己的前途铺路。
当时正值韩国末代君主韩王安即位的第二年,听闻秦国准备大举伐韩,王安内心惊恐,于是急忙找来韩非商量削弱秦国的计策。
至于说韩非是如何削弱秦国的,史料中并未提及。但从后来的记载来看,秦王政虽任命李斯“用事”,但并没有听从其计策,反而接连出兵讨伐赵国。这个事实隐隐然透露出一个讯息,似乎表明韩非的运作的确起到了作用,因此很多人就猜测,《存韩》一篇很可能就是在这一年写就的。
以上的观点看似顺理成章,但总有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这部分学者看来,《存韩》一文写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据《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看到自己的祖国日渐衰落,心中感到万分忧虑,于是便屡次上书规劝韩王,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说让韩国再次强盛起来。无奈事与愿违,韩王不肯听从自己的建议,使得韩非更感忧愤,于是就困守书斋,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这些著作后来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后感到万分钦佩,以为这是已经作古的先代圣贤的著作,心中不免感慨说:“倘若我能有幸见到此人,获得与他同游的机会,就算是死也不感到遗憾了!”
秦王政说这些话的时候,李斯正好陪侍在侧,于是就进言说:“这是韩非的作品。”秦王听后大喜过望,为了实现“得见此人与之游”的愿望,他不惜派出大军威逼韩国,终于把韩非笼络到了秦国。
然而如此煞费心机,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圆满。韩非抵秦不久,就遭到了李斯、姚贾等人的陷害,最终不仅没有得到秦王政的重用,反而客死他乡,落了个晚节不保。
秦王政十四年的这次出使,是史料中关于韩非面见秦王的唯一一次记载,也是他人生的绝响。持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韩非之所以会死在秦国,秦王政对韩非的态度之所以会从仰慕变为嫌恶,与韩非试图“存韩”的立场有着莫大的关系。
论述中人们引述了郑国的案例,认为韩非此次出使秦国的目的与水工郑国是一致的,他们都扮演了一个“间人”的角色,其根本的目的都是要“疲秦”而“存韩”。
不同的是,郑国采用的是经济手段,试图用大规模水利工程拖垮秦国财政,为韩国换取喘息之机。而韩非的目标则更为宏大,一方面他试图“祸水东引”“以邻为壑”,将韩国受到的正面威胁转移到赵国身上;另一方面,则是引导秦国与实力更为强大的赵国对抗,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疲秦”的目的,从而让韩国免受秦国的侵扰。
但是,韩非的优点在学术研究而不在口才辩论,长处在法家制度设计而不在纵横谋略。他的这些筹划看似精妙,但在雄才大略的秦王政和老谋深算的秦国重臣眼中,就显得有些幼稚了,因而很快就被拆穿了。
除此之外,韩非“间人”的角色似乎还有另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那就要是离间秦国的君臣。比如前文《初见秦》一篇中就指出,秦国之所以不能成就霸王之业,与“谋臣不能尽其忠”有着莫大的干系。此番被迫出使秦国时,他又明目张胆地陷害姚贾,试图破坏其通过“金元外交”对合纵列国各个击破的策略,已经严重损害了秦国的利益。
这些事例似乎表明,韩非作为韩国宗室子弟,始终是心向故国,任凭秦王政如何拉拢,都不可能将其收为己用的。而其用心之险恶与言辞的轻浮草率、手段之幼稚低劣简直令人发指,又让秦王政大失所望,对他的所有美好想象也全都破灭了。
与此同时,韩非的举动也给李斯和姚贾提供了攻击发难的借口。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韩非被打入了云阳大狱,并最终死在了他一直都深谙于胸的“游说之难”上。
按照老规矩,对于这两种说法的是非,我们不妨姑且搁置起来。等到最后通读全文之后,再结合文中的观点加以分析,看看是不是能够找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
与《初见秦》一篇类似,《存韩》也是一篇“拼盘式”的文章,其中的内容并未全然出自韩非子的手笔。文章由三个独立的单元构成,分别是出自韩非手笔的《上秦王书》,以李斯口吻书写的《议存韩》和《上韩王书》。
其中第一篇章《上秦王书》,大约五百余字,是韩非对秦王政的进言,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主旨所在。文章的开头,韩非首先描摹出了韩国与秦国交往的现实状况: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
三十多年来,韩国一直都将秦国作为自己的宗主国来侍奉,无论是对内对外都以维护秦国的利益为准绳。具体就表现在:
对外方面,韩国身处于秦国和东方诸侯的夹缝之中,就像是屏风和藩篱一般庇护着秦国,使其能够避免受到各国的直接袭扰。
而当秦国出征列国的时候,韩国也一定会紧紧跟随,这时韩国的存在就有了为秦国“分谤”的功能。因为战争结束后,东方列国不敢找秦国的麻烦,挨了打也只能朝着弱小的韩国龇牙咧嘴,这就导致韩国跟天下各诸侯国都结下了愁怨,但所得利益却全都归于秦国。
对内方面,韩国虽然在形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为了讨好秦国,年年都要进贡纳粮,这跟秦国内设的郡县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说句不好听的,它就像你出门在外时随身携带的草席和坐垫一样,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
对于这样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任意驱使还不用负责的国家,为什么就非要灭掉呢?随时随地拿来就能用,这不香吗?
但问题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条件,虽然说灭掉韩国不是那么迫切紧要的事情,可倘若我有这个能力,而且随手解决掉这个小麻烦对我也没有什么坏处的话,那我为什么还要留着你这个累赘呢?
今日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今释赵之患,而攘内臣之韩,则天下明赵氏之计矣。
对于这个问题,韩非给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如今我听说贵国谋臣向大王献计,准备要发兵攻打韩国,我认为这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为什么呢?因为灭掉韩国有一个显著的弊端:那就是会将秦国东出函谷的游戏通关难度,从Easy模式瞬间提升到Hard模式。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韩非先粗略地分析了一下天下局势,认为当今天下,能够对秦国造成威胁的国家无外乎就是赵国了。这个在长平之战中遭遇惨败的国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发展,如今已经成了反秦的急先锋。他们不断扩充军队、修缮武备,随时都准备向西攻打秦国,可秦国的谋士却不思去除赵国这个心头大患,反而想着要消灭如内臣一般的韩国,这不就是舍本逐末吗?
韩国虽小,但象征意义不可小视。当前赵国蓄养了一大批主张合纵的游士,他们到处宣扬说:“倘若不削弱秦国,大家的宗庙就保不住了!”试图激起诸侯的恐惧之心,从而再成合纵联盟——能够造成如今的声势,可见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秦国果真发兵灭韩,就等于是告诉天下诸侯,赵国所宣扬的那些理论所言非虚,从而促使各国对合纵攻秦的计谋更感认同。一旦他们达成了共识,再次抱成一团共同进退,秦国再想要东进,岂不是比登天还难?
当然了,以上的讨论全是建立在秦国可以一战灭韩的基础上的。可问题是,你究竟考虑过没有,以秦国的武力能做到这一点吗?我的答案是:不能。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