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言传身教,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是言传在前期,身教在后呢?难道真的是言传大于身教吗?
恐怕不是,就拿我和我女儿的相处来说,有很多道理我都给她讲了很多遍,可是她记住的却很少,尤其是有些事情,无论说多少遍都不管用,比如:不要玩手机、不要看电视……,但是很多事情,如果我去做了,那么她也会跟着去做,比如:我关掉了电视,放下了手机,开始看书。
孩子从一出生起,她的参照物就是我们,所以她无时无刻的都在观察着我们,模仿着我们。眼睛在前面,耳朵在后面,通常我们都是先看到一个人再做什么,然后才会听他说什么,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她们才会更知道该怎么做。
当然。也不是说言传不重要,只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是说一套做一套,明明嘴上说着过马路注意看红绿灯,结果自己在过马路的时候左右看看没有车就闯红灯了,说着不要看电视,自己却坐在电视机前不挪步,说着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抱着手机不肯放,反复如此,孩子在听到你的话时,再看到你的行为,她们也会觉得困惑,是该照你说的做还是照你做的做呢?
所以,言传身教,应该是身教大于言传,并且言行要一致。
2、
再来说说唠叨,我看过很多的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来描写父母的爱体现在日常的唠叨中。我也认同,所有父母的唠叨里,的确都藏有对孩子的爱,但是,你会不会又觉得,所有的唠叨中也藏有对孩子的控制呢?
每天唠叨着天冷了,要多穿衣服,我相信这是因为爱孩子,怕他着凉,可是身体的冷暖应该是由孩子自己的感受来决定的,父母却在用唠叨来代替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听从他的意见。
每天唠叨着要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我相信这也是因为爱孩子,怕他走弯路,怕他以后受苦,可是学习同样是孩子的事情,该怎么学,该考什么大学也应该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父母却在用唠叨淹没孩子的梦想,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设计规划好的路线前行。
我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却不理解打着爱的旗帜用唠叨来控制孩子的这种行为。就像我们爱自己的孩子,认同孩子的感受,不代表我们就要认可并且接受他们的行为一样。没有谁能够在控制中成长为一个快乐的人,也没有谁能够在别人的规划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感受应该由自己来感受,自己的梦想应该由自己选择,自己的路更应该由自己来走。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关上耳朵来拒绝父母的唠叨,当我们渐渐长大,也当上了父母的时候,我们开始理解父母的唠叨,不是因为我们真的觉得这样是对的,而是因为我们开始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像曾经的他们,而我们的孩子也会慢慢地经历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一切,
我不想要这样的循环,我希望能够跳出这样的怪圈,用不断的学习和不断地复盘与反思,来一点一点的改变。
闭嘴比唠叨难得多,但是,停止唠叨,用身教言传去帮助孩子发现梦想,引领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