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父母的相识,也说不起具体的源头。我曾经小时候问过我的母亲,当时我的姥爷是在部队工作的,那个年代在部队工作,家里生活条件是相当不错了,而我父亲家里的条件则是相当的差,一家人挤在两间房里,据我父亲回忆,1980年左右,他在小时候还经常饿肚子,经常吃不饱,家里有六个孩子,他最小,但也是唯一一个上过学有文化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家里条件没有能上大学,这当时对学习成绩很好的他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所以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从小就注重对我姐和我的教育,每天早上带我们跑步,辅导我们学习。
我父亲是很不善言辞的,以至于和我母亲的回信中都是很含蓄的,我那天是在一个屋中的柜子里胡乱倒腾出一个皮包来,打开是一堆信,便打开来看,写着**姐,你好......。下一封信则是:**弟,你好…,距上次写信已有半月之久了…。突然觉得当时谈对象还要用写信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比现在的QQ和微信更能体现情感的流露,虽然我无法体会那时的感受。以姐弟相称的我父母,我怎么也无法把他们现在的相处方式和当时凑合起来,平常也因为小事小吵小闹,过年可能因为贴春联而大吵,一会两人又坐在一块打麻将拌起嘴来,我母亲算是比较外向的性格了,我父亲则很是有点内向了,不善说话,在家里说的有天有地,上到航空,军事,国际动向,再到唐宋朝,在我和我姐上学期间,经常说这些古代的历史和现在的科技来联系我们的学习。
即使我姐结婚,我上了大学,我父亲依然保持着那份特征,喜欢看新闻,依然爱好讲解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给我们听,虽说我们都不爱听,主要都习惯了这种声音,突然没有倒也不习惯,偶尔我姐和我也反驳几句,但依然坚持他那份固执,或许我的这份固执就是遗传的他,直来直去,坚持自己的想法,固执己见。
最近有一次和我母亲视频通话,我母亲说,他就在这,你直接给他说不行吗,我父亲把他给我说的话打字用微信给我发过来,就是这么不善言辞,我也是这样。
准备考试
准备考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