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场疾病,
她突发灵感,
以外出游历散心为借口,
使父母答应她的要求。
鉴于她的病情,
父母答应了她的请求,
可是她真的只是
去外出游历吗?
她出生在富贵之家,
却心系穷苦之人;
她住在花团锦簇的花园里,
眼里却尽是受难之人。
她听见了主的召唤,
决心献身护理事业;
她不顾家人的反对,
毅然冲破种种藩篱。
她勇敢地蔑视世俗的偏见,
去从事世人认为的低贱的工作。
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
白皙的肤色,
灰色的眼睛
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
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
每个夜晚,她都手执风灯巡视,
由于她以及她的团队的精心护理,
使战地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她被伤病员们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
她就是南丁格尔。
她生在意大利,学在德国,工作在英国。
她从小就有爱记日记的习惯,在她的日记本里这样写到:
1849年10月16日--1950年4月
既然经过父母的允许,我在外面游历,就索性多去几个国家。
于是我在友人的陪同下,不仅游历了德国,还去了法国、还乘船穿过地中海,到达埃及,参观了亚历山大港和著名的开罗,后来又从埃及渡海至希腊。
经过这次游历,我发现,我的兴趣点并不像一般女性那样在于购买新潮服饰,参观美景,吃品尝美味,然后拍照留念。
而是对于普通民众的疾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和医疗护理方面更是特别留心。
在法国,我走在美丽的塞纳河边,走在香榭丽大街上,异国他乡的独特风景,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快乐的时光。
反而是塞纳河两岸那些身穿破烂衣服,那些蜷曲在香榭丽大街的一个小小角落里的那些穷苦之人,他们的存在对我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
我想帮助他们,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我把身上带的钱币放在他们的身边,又问他们还需要什么帮助?他们对于我的行为不断地表示感谢,一直到我离开,他们还在做着双手合十的动作。
在法国,我还结识了一些本国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一些如何为大众服务的进步理念。
我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
我发现各国医院里的护理情况都不是太好,甚至有些还极端恶劣。但是也有做得好的医院,比如法国的圣温森.保罗慈济医院。我感觉他们的护理工作做得比其他医院要好很多,病人在这里得到了比较好的照顾。
我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像法国的圣温森.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
为什么英国没有修女去照顾病人呢?英国就和其他国不一样吗?
为什么在英国,照顾病人的只能是一些老态龙钟的丑陋妇女?为什么在英国做医院的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下贱的工作?为什么在法国就可以是圣洁的修女去做呢?
难道我们英国就不可以学习法国这样的做法吗?
这次外出游历,我感到收获最大的是在德国的养老院工作的一段时间。
等到我离开时,我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我太兴奋了,觉得这一次外出游历,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