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处在任何身份之下,处在任何环境之中,都应该去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
社会大环境可能是你无法掌控的,但是,家庭小环境,以及你和身边人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掌控的。静坐常思己过,才能知道自己做对了哪些事,又做错了哪些事,也才能知道自己之后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
能做到这些的人,虽然说偶尔也会犯错,但不至于一直犯错,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问题之后,就能及时止损,这不仅是为自己当下的人生做调整,同时也是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铺垫。
有个不争的事实是:你一直坚持做对的事,一直走在一条对的路上,那你的晚年就有很多备选项;反之,如果你一直坚持做错的事,一直走在一条错的路上,一旦你把路走死了,晚年会有多凄凉,可想而知。
这些问题,不管年纪大的人还是年纪小的人,都应该关注到。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比如说婚姻中的婆婆这种身份,你已经接近晚年了,不做好的铺垫,不行善事,不为自己的晚年着想,很容易晚景凄凉。
不要想当然以为自己横行霸道也可以晚年幸福,因为晚年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有太多力所不能及之事,真等到那时候你不幸福了,留给你的就只有痛苦。
昨天晚上,有个读者留言说了自己和婆婆关系的转变,就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
昨天您有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位不懂得善待婆婆的儿媳,等到多年之后她自己做了婆婆,才知道自己曾经没善待过婆婆是多么大的错误,这种人真的很可悲。
我还好没有走她那条路,因为我提前考虑过自己以后做了婆婆会怎样。
我和她的情况不太一样,从根本上说,我们不是同一类人。她的情况是,婆婆善待她,她却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善待婆婆。而我的情况是,婆婆没有善待过我。
我老公家是兄弟两个,上面有个哥哥。哥嫂跟婆婆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是这样:婆婆善待他们,而且因为他们的危言耸听,使得婆婆看我和我老公不顺眼,搞砸了我们的关系。婆婆自以为以后养老可以指望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但真等到她需要养老了,才知道大儿媳妇指望不上。
自从我和我老公跟婆婆的关系闹僵之后,我们一直在外地生活没回家,孩子出生后也没回家,婆婆也没有来看过我们,就这样一晃过了二十年。
二十年后,婆婆步入晚年,有诸多不便。哥嫂不愿意给他她养老,公公也去世了,所以她自己很难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别说大病了,就连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都足以让她感受到什么叫凄凉。
一个人习惯了穷途末路,或许该怎么过还会怎么过。但是我婆婆这种,是因为她自己选错了人,指望错了人,最后落得穷途末路的地步,她的生活艰难了,难免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错误。
她这时候才想到我和我老公,可怜巴巴跟我老公说,“儿子,你哥嫂不给我养老,我想跟你们一起住吧!”
我老公问她,“你不是说不指望我们吗?你不是说大哥大嫂会给你养老吗?你一直那么信任他们,对他们那么好,他们凭什么不给你养老?”
婆婆认错了,我老公才说,“你早该清醒了!你信错了人我不怪你,但是我大哥大嫂总是说我们的坏话,你却深信不疑,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说是这样说,但我老公还是把婆婆接来跟我们一起住了。我之所以没有反对,是因为我和我老公提前沟通过这方面的事,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哥嫂不给婆婆养老,如果婆婆要来跟我们一起住,我们怎么办?”
因为提前考虑过,所以当婆婆打电话的时候,我们也就默认了按我们之前讨论的去做了。反正我儿子也大了,去上大学了,家里有个房间空着。另外,我想从这时候开始,以身作则告诉我儿子,只要父母不犯错,就应该尊老,应该尽孝。
婆婆不要等到老无所依了,才开始认错!
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婆媳关系和母子关系,最后的结果之所以还算不错,功劳不在于婆婆,而在于儿子儿媳。
他们之间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儿子儿媳不接受和婆婆一起住,让她去找她一直善待的大哥大嫂。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对婆婆来说,那就真的是老无所依,晚景凄凉了。
婆婆不要等到老无所依了,才开始认错,不然万一你认错了之后依然得不到原谅,你的日子会很难过。尤其是上面案例中那种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的婆婆,两个儿子儿媳是好是坏,你要自己心里有数,而不是听别人瞎说。
如果你判断两个儿子儿媳都没有问题,那就同时跟他们处好关系。有两个备选项,总比只有一个选项要好。有两个备选项,其中一个不养老,还有另外一个。但如果只有一个选项,一旦你选错了,还没有其他路可以选,那你的日子可想而知会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