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无法还原的象》作者: 陈嘉映

专题: 想法 简友广场 朋朋精选
作者:刘书朋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2-25 16:33:49  阅读:303   网上投稿

。。ISBN: 9787532172658

。。内容简介 。。

本书是陈嘉映教授的学术随笔集。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分成五组:第一组两篇带点儿回忆的性质。第二组是学术论文,是这个集子的主体,其中“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导论”是为作者翻译的《哲学中的语言学》所做的长篇前言。第三组是评论和访谈。第四组是一些零星的小议论。第五组的后两篇谈论艺术。

我们这代人有过什么呢?我们这代人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精神。于是我们在这里相会了。

读一本新书,不再像是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蹦出一个新想法,不再像是彻照整个心灵的令人狂喜的日出。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

随之而去的,Shade!还有青年时期对理性光明的无界激情。幸与不幸,思想的青春结束了。今后是这为伊憔悴的工作。越到观念的深处,论证的理据就越发内在于论证过程的本身。在观念深处,我们较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不同、差异,更多谈论深度和道性。


。。作者简介 。。

陈嘉映,1952年生,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其学术贯通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等;译有二十世纪极重要的两部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短评。。

#
这段时间看完了《无法还原的象》,这本书是一本文章集合,有作者的回忆,有一些论文,也有作者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把一些有感触的句子做了摘抄与记录。

日常思考是用自然概念来思考,哲学是对自然概念进行思考。(举个例子,平常我们会说这件事不公平,那么哲学更多的思考的是什么是公平)

建构理论(从近代科学开始,建构理论世界的任务由科学家来进行,所以哪怕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经验到电子,中子,夸克等,也不影响这些概念在另一个理论世界的应用。);梳理概念(简单的说,现在哲学的任务就是来梳理如自由,公平,正义等概念)。

作品是一种建构,是一种显现,显现你平常注意不到的东西。来源生活,又脱离生活。是脱离了时代仍然具有魅力的东西。(什么是好的作品,这段话可以成为一个评判标准。)

那种内心的镇定愉悦,本来也是人心最重要的追求。(内心的镇定愉悦在我看来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丰盈,它很难拥有,但请记得不要放弃追求。)

宽容:“把自己的见解放到更宽的天地之中,聆听他人,准备修正自己”。(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容纳他人的见解,这才是宽容。)

知识首先在于真假(知识的必备要素之一)

#

     去年时候曾读过陈嘉映先生《无法还原的象》,对其中《生物社会学与道德问题》一章很有兴趣。刚才又翻了出来重读了一遍,修补了感想写下来,留以今后观照。

       余论中提到现在一种流行的看法,那就是认为理性与科学败坏了我们的道德。对此种流行观点,我的看法是:

       首先,这个败坏的标准是什么?谁也无法穿越过去,清楚了解到某个朝代的古人的道德究竟是怎样的。即使能,他所接触到的人及周围事物,也不能代表那一时候总体的道德水平。我们只能知道,古时候的不少道德标准到了今天是被视为落后的,对此可以举出太多的例子;同理,今天的许多行为放到古代去也会被视为不可思议。至于两者的比较,则是一个没法成立的命题。事实上今天认为理性与科学败坏了道德的人,往往就是对当下信念与价值比较悲观的人。

       当然,说到这里,我也发现了自己是不是走向了相对主义的极端。因为人如果评价事物不从自己立足的时代点出发,评价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要提的第二点是,在社会科学远不如今天发达的古代,人们那时还不懂自己做出某一“违反道德”的行为可能是出于自利论、抑或可能是出于博弈论等等。正因为这种不自知,他做出来的行为就具有某种诚实性,即纯粹的道德批判;而在生物社会学发展的现代社会,在人们已经发现了这一行为背后关键之后,科学才被牵扯进来了。或者说,涉及理性科学的“论罪”才被提上了台面。

       所以我对这种所谓流行说法是持很怀疑态度的,乍一看很有道理,然则仔细推敲之下其实漏洞百出。此外最重要的,我觉得不管说辞如何变化,在生物社会学中,理性和科学本是不参与道德讨论的,它实际上是被人心利用的工具,因此道德崩溃根本无法归咎到理性和科学头上来;要讨论实际上是道德领域的问题,也不可能脱离道德感来做出回答。将纯粹科学与意识行为模糊边界而混杂而谈的判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此外策略与道德一节中说到“科学是描述性的而非规范性的,它并不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做。”,书中举了道金斯的话作为引证,对此我亦存有疑问。譬如法律便是一门社会科学,然而要说法律没有规范性,这点恐怕没有人会认同。我觉得应该限定一下这个“科学”的前提,避免扩大化解释可能引起的误会。

       总之自利论再细想下去是很值得玩味的,譬如它和宗教的关系,好像就不那么能解释得通。常常有为宗教献身的极端例子,这种行为似乎是和利己矛盾的,也许自利论支持者会说这是为了扬名立万,或者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终极教义所在,甘愿先舍“物我”。因为宗教宣扬的最终目的往往是“拯救”人,他们为宗教献身,根本上还是“利己”,是为了得到那个"极乐"。(后面的解释是我设身想出来的,还没有阅读过道金斯等人的著作,不确定利己主义者是否确实这么认为。然而这样似乎陷入了某种不攻自破的矛盾循环。)

       这里想提一个有意思的事,去年暑假时候从信佛的同学那里借了本《佛陀画传》,里面提到一个情节:悉达多在优楼频螺的将军村苦行的时候,由于身体太过虚弱,有一天终于支持不住晕倒了过去。一个牧羊的童子碰巧经过,牵来一头母羊给悉达多灌了奶水帮助他醒了过来。悉达多冥思苦想,最后得出结论:如果自己再这样不吃不喝下去,再未证正觉之前一定会先死过去,残酷自己的身体,实在不是求真理的正确方法。于是他决定停止苦行,转而在心力方面下足了功夫,最终在一棵大菩提树下证到了无上正觉的佛陀。

       佛陀一生都以尊贵无瑕形象示人,这个细节却让人心弦一动,在这里并没有亵渎佛陀的意思,我本人亦不是佛教徒。然而此处的确多少反应出了自利存在于宗教的种种端倪,哪怕无上神明如佛陀亦无法避免,只不过是隐藏得比较隐蔽的,带着某种潜意识的。宗教与科学哲学的渊源关系以我浅薄的知识尚不能够辨析,这里权当做一个小小的发现好了。

——————

P.S 不是哲学生,也没想能说出什么道道,第一次阅读哲学方面的书,仅仅出于感兴趣而写点什么罢了。如果有什么错误欢迎直接指出,我会更开心的。

#

“很多年轻人重思想轻学术,在这些青年人的眼里,学术工作不过是在故纸堆里打转,远离了思想的活生生的向台,误己骗人而已。年轻人不喜学术,一部分是血性使然。纯学术工作包含了很多平凡甚至琐碎的东西,往往不合年轻人的血性。青年人觉得自己的思想与骨血相连,有千钧的生力,和那些埋在书本里的老朽的思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所谓的重思想,重的是思想的的灵感,而不是思想的结晶,所谓轻学术,其实是笼统厌烦所有平凡的工作。其实何止学术?让思想以适当的形式呈现,脱离了特定的肉身仍然保持潜在的活力,随时滋生新的丰满生命,照样要求好多平凡清苦的劳作。青春让人羡慕,这自无话说,但说到思想的活力,青年人卫冕轻易把自己的热情、灵感、憧憬都当成了成形的思想。在一团青春激情之中,每一个思绪都变得新鲜饱满,这激情渐渐退潮之后,他多半会发现他那些思绪并不比前人高明,多半早已成了一些空洞的议论。”

从作品到文本 --陈嘉映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