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微醺西柚
历史滚滚长河中,文字里潜藏的生命激荡是否会泛起一丝涟漪,终究会有相似的灵魂一端凝望。
董仲舒《春秋繁露》:“诗无达诂,文无达诠。”两者意思相差不大,前者的意思是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文无达诠”类比即可。很像《周易》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每个人受站立的方向和角度的影响,见解也各不相同。
西方莎翁也有一句名言,“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既然每个人都各抒己见,那我们去阅读品读一部经典著作,比如我们去阅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时,就会发现这些著作晦涩难懂,深奥难悟,为什么呢?怎么做呢?
受语言时代所影响,阅读者文言文功底较弱或者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不够,不能很好的断句,就是所谓的“句读”,断句不足的情况下,文化常识积累不够,阅读者又不愿意去查阅资料,所以很容易误解经典。当然,没有断句的“经典”很少了,一般出售的都是断句明确,并且本身带有一定释义的经典。
我提倡大家去看“原汁原味”的经典,带有很少诠释或者是原文的经典是很值得去一遍遍攻读的,就比如《论语》书中有一句“君子不器”,网上翻译为君子心怀天下,允文允武,而不能像器具一样成为一个定型的人,只限于一种功用。这里“君子”算是孔子提出的符合他“道”的人,孔夫子真的是很伟大的教育家,“君子”在这里引用至平凡大众中,子女教育,自我提升,职场拓展,副业培养,不单单只拘泥于一处,涉及领域甚广。
品读经典前,我们可以收集资料去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见解他的思想和价值追求,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他做的事,尝试与作者情感上共鸣,比如一本经典的小说因为作者的观点,往往代表一个时代一群人的价值观,但也仅此而已,古学今用,学习经典背中蕴含的精气神,其实也就够了。
还有著作背后的时空观念也是很重要的,去考察作者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思想观念以及亲朋好友对作者都有深刻的影响。经典本身就有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内容和深度上肯定会给读者的解读带来一定的难度,正因如此,很多人首先看的是解读版,先入为主后,跳出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前辈老师们的解读也只是“哈姆莱特”之一。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拥有丰厚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是本名族的文化核心,继承者需要继承创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新角度解读,未尝不是一场新的对视呢。诗酒年华,余生慢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