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菜市口的历史“遗音”             (一)菜市口的看客

专题: 简友广场 想法 散文 读书 兼葭秋水
作者:超_a744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2-03 16:37:26  阅读:352   网上投稿

      胡同是北京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街口又多,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能把北京最有名的十大胡同儿说全了的可能没几个,但是不知道菜市口儿的应该没有。

      菜市口的名气大,也是因为那里是杀人的地方,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人在这里做了刀下亡魂,据一些史料记载,在这里被杀的第一个名臣当是南宋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文天祥留给世人最后的遗音。

      只可惜历史悠久的国度,人们却最善于忘记历史,更多的人选择了向现实妥协与屈服,直至沉睡,即便有“遗音”响起,也再不愿醒来。

    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这种妥协最典型的当属那些所谓的“看客”,据说清朝之所以选择菜市口做刑场就是因为这里够热闹,够足够多的人做看客。

      到清朝末期时,菜市口两旁的铺面更多了,每当有“出红差”,就是问斩死刑犯,街道两旁都是高蓬满座,热闹非凡,人们都喜气洋洋地等待着那最残忍的一幕,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欣赏着别人生命的终止,然后再在茶余饭后饶有兴致地说上一说,甚至问上一嘴“那天你去看了没?哎呀……”神采飞舞,唾沫横飞,顺便又来一声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叹息”。

      清代有个许承尧的人曾写过一首诗,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当时菜市口行刑的场景:“薄暮过西市,踽踽涕泪归,市人竟言笑,谁知我心悲?此地复何地?头颅古累累。碧血沁入土,腥气生伊蹶。愁云泣不散,六严闻霜飞。疑有万怨魂,逐影争啸啼。左侧横短垣,茅茨复离离。此为陈尸所,剥落墙无皮。右侧坚长秆,其下红淋漓。微闻决囚日,两役舁囚驰。高台夹衢道,刑官坐巍巍。囚至匐匍伏,瞑目左右欹。不能指囚颈,一役持刀锋。中肩或中颅,刃下难邃知。当囚受刃时,痛极无声噫。其旁有亲属,或是父母妻。泣血不能代,大踊摧心脾。”

      这大概是菜市口留给国人的最有罪恶感的“遗音”吧!只可惜,太多的国人从没意识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只不过,时至今日,又演变成了其他的形式。

      鲁迅也曾严厉批判:“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可惜先生已逝,不知这“罪恶”的“遗音”还能否再被传达。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