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主政时期,是中共历史上思想最开放、作风最民主的时期。深圳蛇口的民主直选改革,更是他一生中的经典之作。胡耀邦逝世后,有人在他的灵堂留言薄上,赫然写着“民主先锋”四个大字。
胡耀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人民不欢迎我们,就该我们下台了。”他认为,共产党当年之所以打败国民党,夺取中国政权,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民意的根本体现。中国人民把共产党推上历史舞台,看中的是共产党当年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预期,共产党取信于民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民主。
1977年12月17日,胡耀邦在《理论动态》组会议上说:“什么叫无产阶级专政,专政与民主是对立的统一,人民民主是基础,只有充分民主才能有专政,离开了民主就是法西斯专政。”
1979年1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的胡耀邦,主持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时说:“冲破一切禁区,打碎一切精神枷锁,彻底肃清林彪、‘四人邦’的理论专制主义、理论恶霸作风。”
1979年6月,在全国人大第5届2次会议上,胡耀邦说:“我始终支持任何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大家都在宪法的保护下享有最大的自由。尽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及这次人大会议上,不少同志点名也好,不点名也好,批评我背着中央搞违犯‘四项基本原则’的所谓民主化运动,助长无政府主义,但我坚持认为我那样做是从大局着想的,即使多数人反对,我仍要保留自己的看法。”
1980年11月23日,胡耀邦在各省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关于宣传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问题,什么大救星啦,什么首长到我们这里来是莫大鼓舞、莫大鞭策、莫大教育、莫大幸福啦,诸如此类的话,以后再也不要说了。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受小生产思想的影响,没有远大眼光,需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往往企求于大救星,对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对封建迷信,要做工作,要逐步使人们从这种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有些事情,中央没想到的,地方可以想;中央没有叫干的,地方看准了的,可以干;中央所说的不适合地方情况的,地方可以变通办理;中央决定错了的,地方可以争论。”
1980年春节,在民盟中央举行的迎春茶话会上,胡耀邦特意提到张澜说:“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是很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
1982年9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爱国人士的合作。”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胡耀邦又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完善这一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提法,受到了民主党派的欢呼。
凡是胡耀邦主持的会议,与会者都比较轻松,发言热烈,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他全不在乎。1985年6月,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严忠勤在向书记处汇报工资改革方案时,因与胡耀邦理解不一致争论起来。但事后胡耀邦说,严忠勤这人不错,敢于直言。
1986年9月23日,胡耀邦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董事长凯瑟林•格雷厄姆时说:“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形象不怎么好,这是事实。是我们自己没有搞好。政治上出了些毛病,在处理民主、人权等问题方面有缺点,出了乱子。”
1986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个决议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放性,突出了政治民主化。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全体人民要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公民意识,在法纪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允许有任何超越法律和纪律的特殊人物,实行学术自由、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自由。
1989年1月,胡耀邦在湖南长沙约见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第甫时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学’四个字,我们为之奋斗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还需要继续努力。”这个讲话,离胡耀邦辞职已经两年多,离去世不到三个月,这是胡耀邦民主思想最后的公开表述。
有一个细节,反映出胡耀邦在民主意识上的深度和高度。有一次胡耀邦家庭聚会,王元元也在场,她描写了当时的场景:“德平(胡耀邦之子)说,邓小平是不喊万岁的,但听到‘四人帮’倒台的消息,禁不住喊出了共产党万岁!这时安黎插话说:不对,应该说人民万岁。党怎么能万岁呢?这时我看到耀邦叔叔投来一个赞许的眼神。”(参考苏露锋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