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比克文学,经典语录,心灵鸡汤,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www.dopic.net】

历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寻找真相——《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专题: 简友广场 散文 想法
作者:芥子书屋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1-28 16:34:24  阅读:373   网上投稿

不学历史的人必定重蹈历史覆辙,学历史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学历史的人重蹈历史覆辙。

但是,明知“说了也白说”,却也要坚持“不说白不说”。

于是,就有了葛兆光的这本《到后台看历史卸妆》。

《淮南子》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历史学家所要做的,就是寻找真相。为此,他们往往把历史推开一段距离,这样才能看得清楚,并学会从书页背后和字里行间看到一些被遮蔽的历史,要像鲁迅在《狂人日记》里说的,“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一、从“赵盾弑君”到“董狐之笔”

在“从背后看历史”一文中,用晋灵公派刺客杀赵盾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历史也是人写的”。

晋灵公贪图享乐,荒淫无道,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安排人刺杀赵盾。一次,他找了一个叫鉏麑(chú ní)的刺客,这个人是晋国有名的大力士,武艺高强。

一天凌晨,鉏麑潜入了越盾家,摸到了他的房门口。鉏麑发现门是开着的,越盾穿着朝服,坐在那里。因为上朝时间还早,越盾穿戴整齐后,便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了出来,心中十分慨叹,他为赵盾的勤勉和正直所折服,实在不忍心下手去刺杀他,晋灵公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进退两难之下,“遂触树而死”。

此事在《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记载。

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鉏麑作为一个刺客,行刺当无旁人。既然已经“触槐而死”,左丘明和司马迁是如何知道他的所思所叹的呢。

故事还没完,晋灵公一次没杀成,再来一次。

同年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他在席间埋伏甲士,准备将赵盾一举击杀。赵盾有一名车右,名叫提弥明。他见势不妙,快步登上殿堂,说:“臣子和君王喝酒,如果超过三杯,则为失礼。”将赵盾拉了出去。晋灵公指挥大獒扑上去,提弥明上前搏斗,将狗杀死。赵盾和提弥明边杀边走,提弥明被伏兵杀死。

晋灵公有一个武士,叫做灵辄。当年住在翳桑时,赵盾对他曾有一饭之恩。在搏斗中,他倒转武器,替赵盾抵挡其他武士的进攻。赵盾问他名字和住处,灵辄不答自行退走,赵盾也随即逃走。

九月二十六日,赵盾的堂弟(一说侄子)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当时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听到灵公被杀,马上赶了回来。晋国大史董狐记载道: “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堂上宣扬。赵盾辩解说不是自己杀的。董狐道:“你是晋国正卿,逃跑不越过国境,回来不捉拿凶手,不是你是谁?

二、吃茶

在“吃茶与饮酒”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周作人的话来说明吃茶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心境要淡雅且从容。

周作人的原文如下: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

三、乾隆和慈禧的“枪手”

在“哪来这么多新知旧识?”一文中,提到了乾隆爱写诗,号称最多产皇帝诗人。据统计,他一生共写过43630首诗。平均一天要写两首诗。作者说乾隆写诗没用枪手,但其实乾隆是有枪手的,如沈德潜、钱陈群、张鹏翀等当时著名的诗人,都曾为乾隆作过枪手。而沈德潜因为曾经把替乾隆写的诗收进了自己的诗集,死后被夺官毁墓。

“长洲诗人沈归愚,为叶横山入室弟子,微时即名满大江南北。弘历闻而慕之,乃以庶常召试。不数年,遂跻八座,礼遇之隆,一时无两。尝告归,弘历以所著诗十二本,令其为之改订,颇多删削。迨归愚疾殁,弘历命搜其遗诗读之,则己平时所乞捉刀者咸录焉,心窃恶之。”——天嘏著《满清外史》

沈德潜像,《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摹绘

清朝用枪手的还不止乾隆,慈禧也用过枪手,不过她不是写诗,而是作画。有一个姓关的画师曾说道:“每年我至少要为太后画六十幅画,她才恩准我不必到官里作画了。她在这些画上盖上自己的名章,再请翰林院的翰林们附上几句相关的诗,每当宫里举行宴会时,她就把这些画赠送给别人,好像这些画都是她自己画的。”而在他入宫面见太后的时候,太监们就会趁机勒索他。

宫崎室定在他的《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与主明主义社会》一书中说:“人类所怀的不满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得最为显著:第一是野蛮民族接触文明社会时对自己和对方产生的不满;第二是穷人接触富人时产生的不满;第三则是年少者目睹成年人社会时感受到的不满。

在本书的附录中,葛兆光教授葛氏家族的变迁,非常有意思。另外也讲到了他对阅读的感悟,相信所有读书人都会深有感触。

混杂着艰辛和愉悦,时而心烦意乱,时而兴奋莫名,有时面对书山厌烦得几乎无法继续下去,但是有时又如瘾君子一样对书本恋恋不舍。——“书林穿行断简”

作者葛兆光,1950年出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曾经于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书中记载了作者四次到普林斯顿作访问学者的经历,但只是一些游历见闻,没有涉及到作者的专业领域相关知识。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