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正合群的人,无论自己能力有多强,都会把别人考虑在内,他们会放下自己的身份,去尊重这个圈子里的人与事。
但这样不累吗? 当代人生活的压力,有多少时间是自己的呢?有多少时间可以给最亲的人?
我们为了不被排挤、不被当作异类,有时就只能牺牲自己,然后不断去做一些为难自己的事情,拼命做到合群。
比如参加一些团体活动,比如不好意思推掉一些应酬或酒局,比如学习酒文化,麻将文化,高尔夫,KTV....
《乌合之众》说:“个人一旦成为一个群体的一员,他的智商水平就会立刻大幅度下降。”
为了获得认同,有时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努力寻求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合群还有一个同义词,叫作浪费时间。
因为低质量的合群远不如高质量的独处。你不用觉得自卑,因为你恰到好处的“不合群”,不是桀骜不驯,更不是狂妄自大,那是独有的一份人间清醒。
记得之前夏天华为拍了一则非常扎心的广告:
他们邀请了5位手机用户作为被试,按照步骤要求,不断的删除手机中的联系人:
“删掉你不会主动联系的人”
“删掉因为应酬而添加的人”
“留下你心中真正的朋友”
走到这一步,每个被试者的通讯录里,都只剩下了两三个人。
然后,他们被要求给最后留下的人,现场打一个电话。
而大多数人都和朋友断了联系,甚至,其中一个被试者,只得到了一个电话被挂断的结果。
正如叔本华曾说过: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所以别中一味的迎合别人,加入各种各样的群或圈子,总以为这样会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其实只会耽搁你更多的时间。
且到一定年纪,对时间,对群更应该要有要求。
很多时候不合群就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沉淀自己,去享受生活,去陪伴家人...
End
只为看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