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件事情的最后记忆,能够引导对这件事情的最终评价。延续到2021年12月31号晚上九点半到培训课程,最后环节的正能量,直接用积极心态封存了我的2021年。
回家的前一刻,先生让我拿他在网上买的菜,为了弥补我晚归的歉意,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没有问有多重,没有问为何白天没有拿,想着要践行“当责者”。
等到了便利店,看着老板从一堆中拿出最大的一袋,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大袋子,边认真的对着订单,边用笔再记录,唯恐出现错误。我在老板说着“21件,你对对”等声音中给先生打电话:“实在是太多了,我将车停下楼下,你等七七睡着了,再下来拿吧,我带着电脑,真的拿不动。”
课程的影响力依然很大,我的心情并没有受影响,转身对老板说:“不点了,我直接拎回家了。”
老板赶紧叫住我:“你还是点点吧,不要等到家了发现东西少了。”
我笑着回应老板:“我信任你不会少,如果真的回家少了,你也要信任我说的是真话。”然后在老板无奈的笑容中转身。
在将东西放到后备箱的那一刻,我心里想着,等下还是直接将东西搬上去,虽然会更累,但可以让先生在大半夜少跑一趟。不仅这样想,我也是真的这样做的。
将自己的单肩包从头上穿过,斜挎在身上,将电脑包从另一边斜挎到另一边肩上,完全的腾出两只手,一只手提起一个袋子,吃力的往家走。因为,22:50到小区的我,怎么可能刚好在楼下就能找到停车位,这个时候,只能是50米之外了。
手提重物的我,蹒跚前行,手中一轻,一边的塑料袋竟然破了,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破损。看着散落一地的金针菇、砂糖橘、海带、猪肝、芥蓝……我又一一地捡回去,提菜的姿势,变成紧紧的抱着。
欢快不起来了,第一反应就是,回家一定要质问:“为何要一次性买这么多菜?既然买了,为何自己不拿回来?”当时有多狼狈,想要指责的意念就越强。
还在楼下,尚未上楼,就看到先生匆忙的下来,看到我,赶紧接下了我手上的所有东西,我闷声没有说一句话,往回走几步,捡起刚才又一次散落在地上的芥蓝。赶上先生,想要帮着那几样东西,因为我刚刚就知道,破烂的塑料袋,已让那些东西无处安放了。先生赶忙说:“不用,我可以拿。”
到家之后,我看着先生赶紧把菜整理好放进冰箱,我就坐在桌前剥了个橘子往嘴里塞。先生看了看我说:“我感觉你生气了。”
我回答说:“我原本是要生气的,不过我忍住了。”接着,又玩笑似的问:“如果我今天一回来就生气了,你会怎么想?”
先生说:“我会想,以后再也不让你拿东西了,我自己去拿。”
我反驳:“我已经没有生气了,你竟然还这样说?”
他认真的说:“其实,在让你拿之前,我是有认真算过重量的。这些东西,也就10来斤左右,加上你的电脑等,估计20来斤的东西吧,应该还是可以的。我是等七七刚睡着,马上就下去接你了。”
我没有再接话,开始思考:如果不是今天上了课程,要累积正能量,要有积极心态,我见到他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埋怨,也不会听听他心里是如何想的,便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明明累着将东西提上来,还不被理解。而先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觉得都买了拿了那么多次,就让我拿这一次,更何况,是在第一时间就去接应……
如果真是这样,哪怕是再好的课程收尾,真实的感受,依然是糟糕的,我的2021,是用郁闷和委屈封存。
好在,这些如果,没有发生。
真实发生的是,我忍住了,在那一刻,用积极心态应对,去理解,我要做那一颗颗因快乐而美丽的水结晶。
作为奖赏,收获了先生的一碗猪肝肉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