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日常所用的电子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便宜,比如手机电脑,家电等,其他日常用品也是这样,但唯独只有药品价格持续高价。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科技技术的进步没有覆盖于药品,没有提升药品的研发技术?显然不是,不然怎么可能研究出越来越多创新药物,治疗在以前看来是绝症的疾病,科技的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呢?
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低垂的果实已没有。在药品一穷二白的时代,科学家相对容易发现有治疗作用的物质,进一步研究即可发展为药品。如今这些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得七七八八,要想发现新的药物,需要转变研究方向,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效率低下。
(2)研制新药周期长、投入大。目前研制一款新药,至少10年的时间,并且需要投入数亿美金,之前估计是10亿美金,现在或许已经达到了20亿美金。更重要的是,投入如此之大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失败的概率往往是更大的,这其中的不确定性非常之大。
(3)专利期比较短。一个新药是有一个20年的专利期的,按道理这20年是它的垄断期,但是专利申请一般都是在研发的初始阶段就已经申请了,这个阶段新药并不能销售,所以真正的有专利保护的垄断销售期一般只有几年,药企需要在这几年收回研发成本并获取一定的利润,因此定价往往比较高。
(4)医保与制度问题。药物关系到生命健康,所以国家对于一个药品的流通售卖管控得非常严格,导致供给渠道大大减少。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是医保支付的问题,很多常见的有效药基本都会纳入国家医保,由国家医保基金来统一支付,这时真正掏钱的不是患者本人而是医保,这会造成患者本人不太重视药品价格,方正是大锅饭。而且医保是一个集体,不是个人,无法对高药价做出明显的反馈。
基于以上4个原因,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愈来愈严重,医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在2018年专门成立了医保局,旨在降低药品价格,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同时不降低广大患者的治疗水平。此时,医保局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求药厂降低药品价格,“国家集中药品采购”政策应运而生。
目前看来,这一政策的的确确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患者明显地感觉到药品价格与治疗费用的下降。一片几块甚至几十上百的药片,因为集采,现在只需几分钱、几毛钱;一个支架原本是上万元,因为集采,现在只需700多元,更重要的是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没有降低,所以这一政策确实切合患者与国家的需求。
可以预想,在不久的未来,“看病难、看病贵”不再是问题。紧跟着国家的政策与指导,相信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