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第二十七回
上回说到法国在攻打台湾受阻的同时,又重新加紧在越南北部的军事行动,向中国边境地区推进。1885年2月,法军进攻凉山,广西巡抚潘鼎新竟然不战而退,让法军轻易就侵占了镇南关。这已经是中国的边境了。镇南关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中越友谊关。
历史需要英雄来写,时年66岁的老将冯子材出现了。和刘铭传一样,他也是靠镇压国内太平军农民起义起家的,战功卓绝,大清朝廷重新启用了因告病还乡而赋闲在家的冯子材,命他辅助处理广西边境外军事事务。也许是考虑他年纪大了,并没指望他上战场杀敌立功。而主政广西的巡抚潘鼎新是个举人出身,深刻领悟上司李鸿章等朝廷大臣对法国侵略军的抵抗是半心半意,并不主张抗击到底,目的是要乞和的,连慈禧太后都不能掌控。可想而知,因此失去了多少战机。
而冯子材是土匪出身,被朝廷招安的,常年四处征战,并没有完整的中央和地方的文官履历,难免就会“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他很看不惯这种不抵抗政策,主动率兵御敌,修筑工事,不听潘鼎新巡抚的制止,据理力争,以年近七旬的高龄亲自披甲上阵。他手上并无战兵,就率领勤兵黑旗兵冲锋陷阵,还带领自己的两个儿子冯相荣和冯相华投入战斗,进行肉搏战,一时士气大振。受到冯子材的浩然气凯的激励,附近的散兵和关内外的居民和侨民都来助战。军民一鼓作气把法国侵略军追杀到关外二十多里,杀死了几十名法国将领,直到收复了所有被占的领土。
史称“镇南关”大捷,冯子材震动了法国政坛,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理下台。同时越南人民非常期待冯子材能带领他们乘胜追击,抵抗法国侵略者。他们受够了法军的暴虐,纷纷前来犒劳慰问。冯子材也非常愿意帮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军,并商议收回越南北圻的方案。受到鼓舞的越南人举着冯子材军队的旗号,纷纷建立起民团,志愿为清兵运粮草作向导。越南的其他被法军侵占的地方,像北宁、河内、海阳、太原等地竞相响应,冯子材也觉得义不容辞,率领全军攻打郎甲,分兵袭击北宁。经过两天激战,法军自称伤亡93人,应该不包括大量伤亡的黑奴兵,战线崩溃;清军乘胜追击。3月26日攻克文渊城;3月28日攻克驱驴(Ky Lua);3月29日克谅山,3月31日克屯梅、观音桥;4月2日当冯子材集结四万军力准备进攻河内之际,4月4日朝廷的停战诏书到了;慈禧乃下诏撤军。冯子材异常悲愤,继续请战不被批准,只得班师回朝。走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夹道啼哭,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入关到国内龙州,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长达三十里。
为什么打了胜仗,慈禧太后仍然要求和呢?我们下回分解。